分享

春秋战国

 zzm1008图书馆 2019-06-21

春秋时代,因数百年来战争互相吞并之结果,仅余强大诸侯十国。因物力人力渐集中,诸侯如晋平公、齐景公皆营建渐侈[1]。虽远在南服之吴王夫差,亦'次有台榭陂池焉'[2]。偏近西戎之秦国亦当戎王'使由余观秦,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3]

中国为崇奉祖先之宗法社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其宗庙建筑,均有一定制度。有违规逾制者,则见于史传。其中如鲁庄公'丹桓宫之楹而刻其桷'[4],'子太叔之庙在道南,其寝在道北'[5]等皆此例。

卿大夫住宅'唯里人命次'[6],规则尤严,故当鲁文公欲弛孟文子及郤敬子之宅,皆以违礼不敢闻命。自营居室,如赵文子'斫其椽而砻之',张老见而责其'贵而忘义,富而忘礼',而惧其'不免'[7]。智襄子'为室美',智伯亦曰:'美则美矣,抑臣亦有惧也'[见注7]。

当时盛游猎之风,故喜园囿。其中最常见之建筑物厥为台。台多方形,以土筑垒,其上或有亭榭之类,可以登临远眺。台之纪录,史籍中可稽者甚多。

至战国之世,仅余七雄,诸侯已均'高台榭,美宫室'。苏秦且说齐涽王'厚葬以明孝;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8]。对建筑之观念,不若前此之简朴。且自周中世以降,尤尚殿基高巨之风,数殿相连如赵之丛台,即其显著之一例。今日燕故都巍然之台址,犹有三十余所。

关于此期建筑式样之资料,仅有少数器皿上所画之建筑物可供参考。故宫博物院藏采桑猎钫上有宫室图,屋下有高基上为木构。屋分两间,故有立柱三,每间各有一门,门扉双扇。上端有斗拱承枋,枋上更有斗拱作平坐。上层未有柱之表现。但亦有两门,一门半启,有人自门内出。上层平坐似有四周栏干,平坐两端作向下斜垂之线以代表屋檐,借此珍罕之例证,已可以考知在此时期,建筑技术之发达至若何成熟水准,秦汉唐宋之规模,在此凝定,后代之基本结构,固已根本成立也。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在渭水流域秦亘古未有之建筑活动,自此萌芽[9],古代工程闻名于世界之万里长城,于战国之世亦已由各国分段兴筑[10]。

[1]《左传》。

[2]《左传·哀公元年》。

[3]《史记·秦本纪》。

[4]《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5]《左传·昭公十八年》。

[6]《国语·鲁记》。

[7]《国语·晋记》。

[8]《史记·苏秦列传》。

[9]《史记·商君列传》。

[10]《史记·赵世家·魏世家·秦本纪·苏秦列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