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女儿

 风临酒把2 2019-06-21

【类别】布面油画

【规格】76.84×64.14cm
【年代】1912年
【作者】弗兰克·韦斯顿·本森

【收藏】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从文艺复兴的艺术中看过来,就到了巴洛克艺术,新古典主义的世界。这段时期中,人物肖像的绘制,都可堪称是精致绝伦的。从传说中的人物到现实中的人物都有描绘。个中的宗教情结在逐步减弱,人文主义的表现彰显得越来越浓烈,其中有一个特色就是单个人物像与群体像的差别,单个人物像多数为画家来自客户的订件,群像绘画则更多是画家出于展示其绘画的技艺的目的,供客户来下订单时,用于宣传可参照的摆件。

只是今天六月还得带观者跨过这段时期,因为前期推介的已经够多。不过话又说回,艺术欣赏是不会嫌多的,只要悦目养心都当多多益善。只因,我们还是先再回归“十位美国画家”的团队,继续介绍一下他们的画作,把这次重温美国印象派的行程做个完满。那么折回到谁的作品是好,理应是回到这第二波来,还没有亮相介绍的画家,就在刚刚,六月不是有说,悦目养心的作品要多多益善,如此说来,不妨就回到弗兰克·韦斯顿·本森,谁让六月一气推介了两幅托马斯·杜因的作品,而对本森的作品才只欣赏过一幅,还有威廉·梅里特·蔡斯也才只欣赏过一幅。不如,就由六月找来一个两位画家都画过的同名主题来介绍。

《我的女儿》(My Daughter)这一题材,是本森蔡斯都有画过的,封面选用了本森的作品,谁让六月喜欢这种没有场景,更为直接的作品表现,就将蔡斯的《我的女儿》只留在文中欣赏。看出来了吧,人们对于艺术表现的喜好始终都会带有偏爱和成见的。如果你说你博爱,那只能说明一点,至今你尚未发现最爱,或者是这个概念你还没有理顺清楚,甚至就目前而言你可能都没考虑过这是一个问题。一对父母若有好多的子女,那么,对于子女怀有的爱,父母都会说是一样,就是通常大家都会听到且自己也会说的都爱。不过,通过看父母对不同子女表达爱的方式时,你就会发现其中一定是有差别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否定父母说过的那句都爱。

本森和蔡斯他们似乎有许多的共同点,比如,都曾留学欧洲的艺术院校,学成回国后从事艺术教育工作,他们又都以现实主义肖像绘画而闻名。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很注重家庭生活,一生积累下来的绘画作品中,许多是以家庭成员为原型,做模特的作品创作。本森和妻子共育有4位子女,《我的女儿》这幅肖像,很可能是他最小的女儿,西尔维娅14岁时的模样。

同样是本森的肖像作品,《我的女儿》中的女儿《穿白色衣服的肖像》中的妻子,它们在布景设置上则有不同。《穿白色衣服的肖像》中本森太太端庄地坐着,光线几乎撒满了人物的全身,这是一个静态的画面。《我的女儿》中的西尔维娅,似乎是站着,身后倚靠着一面百页窗,手里正握着百页窗的拉绳,此番情景正是打开窗户,让光线从户外进入室内的瞬间,这是一个动态场景的捕捉。明暗关系和色调都处理的平衡且充满质感,并没有曝光过度的惨白。虽然是肖像作品,本森并没有安排太多人物以外的物象,只是通过手中的一根拉绳,就将人物显得活泼、灵动。如此构思,算是少有的精妙,仿佛可以看到本森心中的光亮。六月有理由相信他的教学一定也是如此地花心思地用心。

我的女儿爱丽丝 1895年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蔡斯则和妻子育有10位子女,他同样乐得经常给妻子爱丽丝和他们的孩子画画,他的女儿多萝西,还有与妻子同名的大女儿爱丽丝,经常成为他创作画面所需要的模特。文中所选正是蔡斯所绘的《我的女儿爱丽丝》。蔡斯所绘的人物有时是个人肖像,有时是在家庭宁静的场景中,有时是在庭院中用餐,还有时是休假中,如避暑等时放松状态的绘画。他与本森的不同,则更喜欢将人物置于一个场景之中,也愿意花时间去描绘场景,然而场景并非是他的虚构,而是与他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的存在。此类作品中令人可以看到蔡斯那种信手拈来的自在随性的绘画态度,正如他在教学课堂上的作品《裸体人像》,总给人以说哪儿哪完,恰到好处,自然天成的感觉。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