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无人为津到受人瞩目,古老村落在田园野趣中获得生机

 石来运转2018 2019-06-21

在厦门翔安新圩大帽山的深处里,有一个偏僻村落,这里的人过着古朴的生活,但也正是因为偏僻,让它大部分的古朴都保留了下来,如今它也从无人问津的小山庄变成了受人瞩目的“大明星”,它就是大帽山境·寨仔尾里。

大帽山境·寨仔尾里是厦门市首个田园综合体,它的成功振兴离不开政策的扶持,该项目是在厦门市、翔安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建设的休闲农业,当然政策仅仅让寨仔尾里“复活”,是它自带的古朴韵味让它有了新的生机。

寨仔尾里田园综合体一期——遇见古朴韵味

“里”有故里、家乡的意思,也有里弄、街坊的含义,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几家聚到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在寨仔尾里最具特色的就是他们的古厝红房,这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建筑,它们浓缩了闽南人坚韧的性格,形成了深沉的文化底蕴。

寨仔尾里田园综合体的一期建设,将遗留的古厝保存了下来,在其基础上进行翻新,大多是在内部的软装和外部的美化上进行设计,在保留其原汁原味的闽南风情前提下融入了现代化的舒适体验。

朴实厚拙的红砖古厝是它的特质,“燕尾式”的脊角是它的优雅,田野上遍布的野花是它的风情,旧砖墙、石板路,广场上的百年老樟树,都是寨仔尾里诉不尽的风尘和印迹。

在2018年4月份,大帽山境·寨仔尾里田园综合体一期正式向外界揭开神秘面纱,日均游客达1000人次左右,其中的“宛厝”民宿入住率更是达到了100%,一度供不应求,这样“耀眼”的成绩无疑是对寨仔尾里改造最好的肯定。

除了“五星级”的古厝民宿之外,寨仔尾里还配置了餐厅、咖啡馆、乡食手作坊、山境集市、心田手作馆、儿童牧场、亲子学堂以及农产品自助采摘等,不定期举办的民俗节日活动、农民漆画展、乡村民谣、露天电影等特色体验活动也让寨仔尾里保持着激情和活力。

在田野里,不需要太多娱乐设施,一个风车、一个秋千,就会觉得满足,这样的田园野趣就如同小时候,只要在炎炎夏季能收到一根冰棒,就能开心一整天。

在心田手作馆中,可以静下心来,勾勒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可以去学习一下古法造纸,做出各种市面上买不到的定制图案,也是极有成就感的。

与大家一起制作手工风筝,在这没有被工业污染的蓝色天空下,捆绑上坏情绪,一起放飞了吧~

来上一碗自己研磨的豆浆,更是美味香甜。

寨仔尾里田园综合体二期——遇见农庄未来

大帽山境二期建设加大了民宿建设,新增了古韵民宿区与乡朴民宿区,古韵民宿与一期一样,是在原有的古厝基础上改造的项目,乡朴民宿区结合了老厦门的乡土风情,颇有南阳风格,小溪环绕,让人有一种置身鼓浪屿的错觉。

同时,二期最重要的是加入了研学重要载体-山境书院,山境书院是以文化为背景基调打造的山境会议场馆,高端大气、环境优雅。除此之外还增加了精品餐厅、休闲茶社等配套项目,并规划了旅游浏览路线,将周边的宋代三太子宫、唐代甘露禅寺、明代抗倭遗址等景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产业化的休闲娱乐。

大帽山境二期是在一期基础上的升华,也可以看出厦门市在乡村振兴上的野心,已从休闲观光上升至高端商务,这是对休闲农业的全面升级,从开始的休闲娱乐转至精品高端,这也是未来休闲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大帽山境从立项开始,就受到厦门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从定位到后期宣传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如今的大帽山境不仅成为当地乡村振兴一二三产融合的标杆之作,也打造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唯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才会持久发展。

据悉,未来大帽山境项目将围绕周边新圩、金柄、古宅等区域开展多层级合作,发展多形式经营,植入“休闲农业+文旅+居住”的田园产业模型,逐步实现集居住、休闲、娱乐、商务、研学、养老、等为一体的综合田园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