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震无情,万众有义。意外伤病请放心治疗,百万医疗都能报。

 乐康居 2019-06-21

官方消息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度16千米。

截至6月19 日16时,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220人受伤、14万余人受灾,部分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 

全体社员向灾区群众表示悲悯关切,为你们祈福,向逝者及其家属表示哀悼和惋惜。

然后,让我们把目光转到活着的人身上,祝愿所有人能够继续平安、健康地生活,并明确回答一个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

地震造成的疾病伤残医疗费,保险能报销吗?

万众互保:能报!

宜宾及其他所有受灾地区的社员请安心治疗,万众互保600万医疗互助保险做您的后盾。一般疾病和地震造成的直接身体伤害,可报销300万额度内医疗费用,由地震引发的火灾、爆炸、建筑倒塌等事故造成的深度昏迷、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瘫痪、严重脑损伤、多个肢体残缺、严重三度烧伤或其他重大疾病,可报销600万额度内医疗费用。

不论是地震还是其他的事故,判断能否获得保险赔偿,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保险责任,二是免责条款。

《600万医疗互助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包括三大部分:

1、一般疾病的医疗费用报销;

2、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报销;

3、意外伤害引起的医疗费用报销。

遭受地震是意外伤害吗?

是。

地震符合“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这一通用定义,故地震所导致的人体健康受损,必然包含在一般的“意外伤害”保险责任内。

符合一般责任就能获得赔偿吗?

未必。

保险条款中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叫做《免责条款》,即虽然在一般保险责任内,但是特别列举、指定剔除某些特殊情况,保险公司不承保,不予赔偿。原因很简单,这些情况的风险过高,保险公司也承担不起。比如寿险对“两年内自杀”免责,而两年过后,绝大部分自杀念头都会被消除,风险降到可承受的范围,因此大部分寿险对两年后的自杀行为也予以承保。如果您购买的某些人身险产品是约定对地震免责的,那就无法理赔。

不过请放心,万众互保600万医疗互助保险的《免责条款》里并没有列举地震等任何自然灾害这一条。只有因主动参与高风险运动、战争、军事行动、核污染、艾滋病、酒后驾驶、吸毒等因素造成的意外伤病,才免予赔偿,这是列明在免责条款中的。而地震与海啸、泥石流、火灾等意外事故,一起被归类为自然灾害,均属于理赔的对象。

有没有专门针对地震的保险呢?

有,但是极少。

人身险的主流品类大多已经包含了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赔偿责任。如意外险、医疗险、寿险、重疾险,通常都是保地震的,只要达到保险责任的赔付标准,都是能顺利获得赔偿,无需专门对地震事故进行单独保障。

投保人对于地震的针对性保障需求重在财产险上,如家财险。但这类产品通常都是对地震免责的,比如地震导致房屋倒塌,一般不赔。因为在这样的大灾面前,险企的赔偿能力受到严峻的考验,一场大地震可能让整个保险业倾家荡产。

虽然我国目前少有明确的地震保险,但也不是无所作为。保监会规定地震险只能作为附加险承保,2000年7月经国家保监会批准设立了中国地震附加险,收费标准是主险的10%,被保险人最高可获赔房屋保额的80%。不过这类产品基本只在广州、天津、成都有售,而不在河北、宁夏、甘肃、山西、内蒙古、陕西、海南、新疆、西藏、云南等地震、海啸风险较大的地区销售,上海由于可能受到东海地震带的波及,也不在销售区域内。把70% 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都排除在外,让“保地震责任”几乎成了空喊口号。

责任驱使保险前进

虽然地震险一直都是中国保险不敢触及的领域,但社会责任重大,关乎国计民生,保险业仍在艰难的抉择中一步步前进。

汶川地震后,中国第一个家庭房屋地震险产品在北京开售。2015年5月,四川省城乡居民住房地震保险也开始试点,而宜宾正是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四年前的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今天的“经济余震”。

据四川银保监局消息,当地保险机构已梳理地震巨灾保险情况,宜宾市共计投保115684户,保险金额29.4亿元,其中长宁县投保13600户(城镇2881户、农村10719户),保险金额3.6亿元。现已启动应急处置机制,主动排查客户出险信息,简化理赔流程,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现场救援。

上海保险交易所也迅速会同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对距震中100公里所涉及行政区划内的保单信息进行统计,提取受灾地区房屋投保数据,排查地震影响、检视出险标的,主动协助开展救灾工作。截至6月18日上午,统计信息显示,宜宾、泸州两地投保房屋共19.41万户,其中,宜宾11.57万户,泸州7.84万户。目前,投保清单已发送至共同体执行机构,查勘理赔和抗震救灾工作正有序展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