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顺博物馆,一座被世人低估了的博物馆!

 轻风无意 2019-06-21

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见证百年沧桑的历史古迹。

这里有,6万余件馆藏珍品,30万余件文物资料,200余件国家一级文物。

这里有,4000多公里外的西域遗珍,1000多年前的新疆干尸,世界上最古老的梵文《法华经》。

这里还有,苏轼、唐寅、沈固、文征明,郑板桥、蓝瑛、朱耷、周之冕,以及康熙帝等名家的存世墨宝。

它,就是旅顺博物馆,一个越了解,越惊艳的地方。

旅顺博物馆,一座被世人低估了的博物馆!

一座博物馆,半部近代史

旅顺博物馆的“身世”异常坎坷,曾历经“沙俄‘旅大租借’、日俄战争、日本殖民统治”等多个历史阶段,才得以于1917年正式开放。

短短的几十年里,博物馆几易其名,从“物产陈列所”到“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从“关东都督府博物馆”到“关东厅博物馆”,从“旅顺博物馆”到“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从“旅顺历史文化博物馆”又改回“旅顺博物馆”。

名称的更迭,见证着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屈辱史。可以说,旅顺博物馆,已经超越了一座博物馆的自身价值,它更是历史的载体、历史的见证!

旅顺博物馆,一座被世人低估了的博物馆!

博物馆本身就是国家一级文物

旅顺博物馆坐落在有着“露天博物馆”之称的太阳沟,在这里,虽然也有四季轮回,可时间仿佛一直在转圈圈,景物全都停留在百十年前。

同样被凝固在时光里的,还有这座融东西方文化为一体的园林式博物馆。古罗马风格的廊柱、古朴凝重的塔楼,厚实坚固的砖石立面、半圆形拱券山花……处处都流淌着艺术气质。

据旅博一位负责同志介绍,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国家一级文物。

旅顺博物馆,一座被世人低估了的博物馆!

馆藏瑰宝别具一格,时、空跨度大

旅顺博物馆现有藏品6万余件,另有文物资料30万余件,包括以罗振玉旧藏品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艺术品、以大谷收集品为主的丝绸之路文物两大藏品系列。时间上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空间上辐射中原、西域甚至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吕方鼎是国家一级文物,它的主人是周穆王时期的一位重臣——吕伯(名刚)。内壁铸有43字铭文,记录了周穆王赏赐自己“美酒三卣和贝壳三十朋(最高赏赐)”的荣耀时刻。这件吕方鼎是目前已知青铜器中同时具备王年、月、月相、干支日四要素的两件标准器之一,另一件为“臣辰盉”,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旅顺博物馆,一座被世人低估了的博物馆!

△吕方鼎 西周

苏轼的传世墨宝《阳羡帖》堪称珍稀国宝,虽只有短短68个字,却笔锋遒劲,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因此,有书法家认为:“就书法的精致程度而言,《阳羡帖》可与王羲之的《兰亭序》相媲美。”自古以来,《阳羡帖》一直盛名在外,这从字里行间钤满的印章中可见一斑。

旅顺博物馆,一座被世人低估了的博物馆!

△苏轼《阳羡帖》 北宋

刘秉谦的存世孤品《竹石图》原为清宫旧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竹石图》以双勾笔法画竹石的风雨变化,天趣盎然。竹干粗细相宜,竹叶浓淡相叠,用笔挺劲洒脱,而俱在法度之中。这幅作品是研究元代绘画的典范,弥足珍贵。

旅顺博物馆,一座被世人低估了的博物馆!

△刘秉谦《竹石图》 元代

主馆二楼展出的两具新疆木乃伊,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距今1300多年。干尸一男一女,身份为盛唐麴式高昌(公元499-640年)时期的汉代贵族,尸身千年不腐,栩栩如生。据了解,旅顺博物馆是全国和全世界保存干尸最完好的博物馆之一。

旅顺博物馆,一座被世人低估了的博物馆!

△新疆木乃伊 唐代

嘎巴拉碗是藏传佛教常用的法器之一,也称人头器。它是用得道高僧的头盖骨,加上水晶、黄金等装饰品制成的一种骷髅碗,白色的碗底便是人的头盖骨。这种碗,一般是“修无上瑜伽密部”举行灌顶仪式时使用的法器。

旅顺博物馆,一座被世人低估了的博物馆!

△嘎巴拉碗 清代

旅顺博物馆有着非常丰富的佛教藏品,如隋代的“石雕提瓶观音立像”、元代的“木雕枕龛佛”、明代的“铜释迦牟尼涅槃像” 及各种梵文、回鹘文、和阗文、吐火罗文佛经、佛典等。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公元五至六世纪的梵文《妙法莲华经》残片,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梵文《法华经》写本。

旅顺博物馆,一座被世人低估了的博物馆!

△梵文版《法华经》 唐代

来旅顺博物馆,让我们一起在旧时光里倾听旧物的讲诉,细细品读那段独特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