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时间的俗语: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历史子衿 2020-07-29

文/寒秋

关于时间的俗语: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经常读史书或者小说的人们就会发现,在书中我们知道古代并没有现在用数字小时来记录时间,他们都是通过用时辰例如:子时、丑时等等来表达时间,而夜晚人们最常用的是几更。在一些诗句中我们也长见到用三更灯火在表达学习的勤奋。今天我们所讲述的一句俗语便是关于这夜晚五更。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人们将整个夜晚分为的五段,每一段的时间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4个小时,第一更是指我们现在的黄昏时间,这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天处于将黑为黑的状态。

关于时间的俗语: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而二更指夜色已深,古代人们并没有现今这么多娱乐打发时间的活动,所以这时人们大多已经开始睡觉了。

三更是指现今说的凌晨,也叫夜半,这是夜色最深的一更。四更则天开始慢慢变亮,人们的睡眠进入到了最深的层次。五更也天已经亮了,被人们称为黎明,这时白天的开始,人们也开始从睡眠中清醒过来迎接崭新的一天。

关于时间的俗语: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因为五更的这些特性,人们通过自身生活的总结得到了这样 一句俗语:“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知道五更分别代表什么时候后,这句俗语就很好理解了,一更人是指人到黄昏时期,基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而古代人们不管是务农还是出任官职,这个时间都会停下手中工作开始逐渐回家,准备晚饭好好休息。所以这一时间段我们在路上能够看到形形色色的人。

二更锣,相信人们在电视剧中一定看过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在夜晚一手提着火烛,一手敲锣,这是二更时分,敲锣的人也被人们称为打更人,锣声就是告诉人们到时见了应该睡觉休息了。

关于时间的俗语: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三更鬼,因为古代对鬼神传说十分信服,所以到了夜半时分,天色最黑,人们也认为这时是鬼魂出来走动的时间。

四更贼,上文我们介绍了,四更是人们睡眠最深的时间,这时候轻微的动作并不会惊醒熟睡的人,这对盗贼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动手时间,人们的警戒性最低,他们也最容易得手。

关于时间的俗语: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五更鸡更为简单了,因为鸡鸣时间都是在这一时间段,古人没有闹钟,听到鸡鸣的作用就与闹钟类似,听到鸡鸣后,人们开始从睡眠中清醒过来,重新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这么说完,大家对古代夜晚时间是不是已经了解了呢?不可否认,古人对时间的分段和把握还是十分细腻的,这句俗语所说的内容,哪怕时至今日依然适用。虽然现在手机闹钟手表等等能计算时间的工具数不胜数,但我们依然要了解古人们智慧流传下来的传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