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美术史:(一) 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7

 森林枫 2019-06-21

古希腊美术史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4、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1世纪)

希腊化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了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随着帝国的不断扩张与征服,产生了希腊文化向东方的传播以及东方文化的交融,这一时期又称之“泛希腊时期”。

这一时期的希腊艺术冲破了原来的区域性限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它的影响远达印度的犍陀罗艺术。在亚历山帝国的疆域内,希腊艺术与当地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以不同地区为中心的各种风格。

本土地区仍然保持着希腊古典传统,但在技巧上更加纯熟,在题材上也有很大的开拓。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是为了纪念打败托勒密舰队的海战而建造的。作者将底座做成战舰的船头,雕像面对着大海,迎面吹来的海风使女神的衣服紧贴身体,向后扬起。女神张开的双翅像是在欢呼胜利,体现出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心情。女神的衣纹刻得很深,造成较强的阴影。衣纹贴在身体上的螺旋形变化加强了人物的动感和生命力。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特》的造型具有古典的理想美,它融合了希腊古典雕刻中优美与崇高两种风格,既有菲狄亚斯的庄严崇高,又有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优美抒情,它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在埃及地区,雕刻倾向于世俗化的描写,表现日常生活场面的题材十分流行,出现了大量下层人物的形象,如流浪汉、渔夫、乞丐、醉汉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如《小孩与鹅》表现了天真可爱的儿童抱住一只鹅,而鹅极力挣扎,两者相持不下的情景。雕刻家抓住了这一情节,使作品充满了情趣,耐人回味。

柏加摩斯祭坛 公元前180年

小亚细亚地区的柏加摩斯是希腊化时期的艺术中心之一,在这里斯科柏斯的悲怆风格得到了继承、发展,柏加摩斯的宙斯祭坛是其主要作表作品。

众神与巨人之战(柏加摩斯祭坛浮雕) 公元前180年 云石

柏加摩斯祭坛浮雕 公元前180年


   

柏加摩斯祭坛浮雕 公元前180年

      这一祭坛是为了纪念对高卢地区的征服而建的,祭坛浮雕长120多米,高2.3米,由115块大理石接成,以高浮雕的形式表现了众神与巨人之战。构图异常庞大、复杂,众多的人物在激烈搏斗,肌肉强健的躯体在战斗中相互纠缠,旋风般的运动、暴风雨一般的激情、夸张的情绪、强烈的明暗对照、紧张扭动的躯体、飞扬的衣服使画面充满着激昂的热情和悲剧性的气氛。人物深凹的眼窝和微张的嘴、充满痛苦和渴望的表情体现出它们与史珂珀斯的联系。 

《垂死的高卢人》

《杀妻后自杀的高卢人》

一组表现高卢人的圆雕,如《垂死的高卢人》、《杀妻后自杀的高卢人》,表现了慓悍、粗野的高卢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他们在受伤倒下之后的坚毅、痛苦,在失败时的倔强不屈。雕刻家对异族的风貌特征、强悍的性格作了真实的刻画。

《拉奥孔》

       同一类风格的作品还有在罗德岛出土的《拉奥孔》,雕塑表现了拉奥孔与他的两个儿子被两条大蛇缠住,正在极力挣扎、痛苦不堪的情形。但这里所表现的肉体的痛苦多于内心世界的激动,外在气氛、戏剧效果的追求胜过对心灵活动的揭示,因而显得不够深沉、含蓄、朴实。

      希腊化时期的肖像雕塑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对肖像的需要非常广泛,艺术家的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也增强了,在肖像艺术中出现了英雄化和个性化的倾向。

《亚历山大肖像》

如《亚历山大肖像》把叱咤风云的亚历山大大帝塑造成一个俊美而健壮的青年。他既有军人刚毅轮廓,又有学者的睿智和高深的修养,是一个战士和学者的双重形象,是勇敢与智慧的统一体。

《阿里斯托芬像》希腊化时期 青铜

《阿里斯托芬像》形象生动,这位喜剧大师有着稀疏的头发、宽阔的额头、深深的皱纹,显示出他过人的智慧和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目光正视前方,表现了他一生的不懈探索,那紧闭的嘴唇仿佛就要吐出幽默而尖刻的语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