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之 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 清代 (二十) 191清 程正揆 江山卧游图卷(第90卷) 纸本,设色,纵26cm,横305cm 图绘连绵不断的山峦谷地,平台处,空亭独立。远处翠岭,浮于水面。全景山水萧瑟,空旷无人。图中山石树木以酣畅的笔墨挥就而成,笔法朴拙、放逸,于简约中不失神采。此图仿大痴笔法,高古绝尘,令人耳目一新。 192清 程正揆 江山卧游图卷(第240卷) 纸本,墨笔,纵28.5cm,横336cm 此卷整幅画作笔墨凝练,风骨清朗,画中层峦叠嶂与水相接,飞瀑流泉与茅舍小桥相佐,将清幽雅致的大好山河淋漓尽致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图中人物犹如点睛之笔,将灵气植入于空山之中,使荒芜的山野洋溢着盎然生机。 此图笔力充沛雄健,水墨酣畅淋漓。山石画法以长、短披麻皴为主,间杂小斧劈与倪瓒典型的折带皴,运用一随己意,不刻意强求,将多家笔法熔为一炉而无局促之感。 193清 汪承霈 春祺集锦 纸本,设色,尺寸不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集四时花卉于一卷合绘,包括李花、梅花、水仙、月季、玫瑰、紫藤、绣球、萱花、鸢尾、兰、牡丹、辛夷 、百合花、海棠、茉莉、莲荷、菊、天竺、茶花、桂花、石竹、西蕃莲、牵牛花、秋葵等,凡四十馀种。画法细緻写实,赋彩豔而不俗,洋溢著富丽与清新的视觉美感。 汪承霈(?-1805),字春农,号时斋、蕉雪,浙江钱塘人(原籍安徽休宁)。汪由敦之子,乾隆十二年(1747)举人,历兵部主事、工部左侍郎、兵部尚书诸职,嘉庆十年(1805)四月奏请回籍,卒于途中。善诗词,能书,工画花卉。 194清 汪承霈 四季花卉图 纸本,设色,纵31.7cm,横275cm 本卷绘兰花月季等四时花卉,用笔工致,画法详实,色彩富丽清新,富有宫廷气息,不失为汪承霈另一花卉佳作。款署:臣汪承霈恭画。 195清 汪承霈 画万年花甲卷 纸本,设色,尺寸不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全卷描绘花木盆景,更以瓦、瓷、铜盆、佳石安置之。题名为万年花甲,各种花卉萌发,寓意百花呈瑞,盛世升平。根据乾隆四十九年(1784)九月十二日《活计文件》〈行文〉记载与本幅卷末题识,得知此卷完成于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之后。 196清 余穉 花鸟图册 绢本,设色,纵37cm,横33cm×12 此图册共十二开,绘兰花、牡丹、宣化、百合花、荷花、秋菊、桃花、海棠、玉兰、梅花、腊梅等。花枝上分别点画蜜蜂、画眉、黄莺、绶带、麻雀等虫鸟,构图简洁高雅,设色明丽妍美,笔法工整细腻;飞蝶、蚱蜢、小鸟等,皆造型准确,栩栩如生,具有深厚的写生功底。 余穉(约十八世纪),字南州,江苏常熟人。余珣次子,余省之弟,清乾隆二年与其兄同时进宫,为宫廷画师。擅画花鸟,画风受蒋廷锡和其兄的影响,用笔工整,设色艳丽,构思巧妙,能别出新意,所作翎毛、虫鱼具有质感和动感,栩如生。 197清 马荃 花卉蝴蝶图卷 纸本,设色,纵27.9cm,横248.9cm 此图画面笔墨婉约细腻, 线条流畅, 用色老到精准, 花卉栩栩如生, 各种姿态的蝴蝶传神,疑在画面上飞舞。作者勾勒晕染技艺娴熟,用笔精巧细致、一丝不苟,以极工细之线条勾勒轮廓,敷以重彩,层层晕染,得到一种细腻工整、华丽富贵的感觉,尽得宋人真髓。 马荃,女,字江香,江苏常熟人。元驭(1669-1722)女,一作元驭孙女,逸妹,龚克和妻。工花卉,妙得家法。其夫亦工书、画,偕游京师,以绘事给衣食,颇怡。夫亡归里,绸缠染翰,饮冰茹茶,而名益高,四方以缣素兼金求画者益聚。常蓄婢数人,悉令调铅杀粉。而琴川多贵游士女,皆来求授指法。时常州恽冰画以没骨名,而江香以勾染名,江南人谓之双绝。 198清 马荃 群芳争艳图卷 绢本,设色,纵32.5cm,横387cm 此作工笔重彩,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为我们带来了一种质朴清新的艺术感觉,作者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呈现出传统中国工笔画的传承与革新。 款识:康熙丙申清明前二日,仿北宋人意于邀月轩。江香女史马荃。钤印:江香女史,马荃之印。王文治题引首:群芳献寿。 199清 叶芳林 九日行庵文宴图 绢本,设色,纵30cm,横631cm 图描绘了马氏兄弟在行庵雅集的情景。行庵在扬州天宁寺西隅,由马曰、马曰璐兄弟出资购买。画中马氏兄弟及其他众人肖像神态各具,很生动传神,由方士庶补景。 王铎尝题其小景云:“洽公吾不知为谁,此幅全摹赵松雪、赵大年,穆然恬静,若厚德醇儒,敦庞湛疑,无式无恌,灯下睇观,觉小雷、紫溪、白岳一段,忽移于尺幅间矣。”又云:“是古人笔,不是时派。时派即钟谭诗也。”小印模糊,误视会公为洽公,圻后即以洽公行,咸知己也。 引首为陈邦彦书:九日行庵文宴图。卷后题跋众多,书法各具风采,殊为难得。 叶芳林,生卒年不详,字震初。吴县(今属江苏苏州)洞庭山人,工写照。 200清 杨大章 仿宋院本金陵图 纸本,设色,尺寸不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卷记录古代城市生活的形形色色,自右开始映入眼帘是恬静的郊区农村,过护城河后进入金陵城,城裡人车杂踏,各类店铺林立,贩夫走卒、男女老少穿梭于热闹喧嚣的市井中。全卷用色鲜明清亮,人物表情姿态生动,细节讲究,根据幅上作者款识,画成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与院藏《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皆为长卷式写实风俗画的代表。 杨大章,生卒年不详。字海樵,武陵人。嘉庆己卯举人,有《海樵遗诗》。乾隆时供奉内廷。工人物山水。兼工花鸟,亦善画龙。《国(清)朝画录》、《盛京故宫书画录》、《石渠宝笈续编》有著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