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病”多为虚寒性体质,如何在夏日祛除?

 为什么73 2019-06-21

导读

近几年,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概念越来越流行。医院、养生机构等纷纷推出“三伏贴”,被众多朋友所推崇。

但另一方面,大家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困惑:三伏贴和普通的穴位敷贴有什么区别?三伏贴是不是每个人都适用?三伏贴对所有疾病都能起效吗?三伏贴使用期间有没有禁忌?

为了帮助大家答疑解惑,我们特邀胡追成医生就“三伏贴”这个话题进行讲解。

1

什么是“冬病夏治”?

什么叫“冬病”?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者在冬季加重的一些病变,比如常见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老年胃寒,以及一些中医范畴内属于脾胃虚寒或阳虚性的疾病等。这类疾病大多在冬天加重,到了夏天不适就减缓或消失。

什么叫“夏治”呢?

就是趁疾病在夏季有所缓解时辨证施治,采用内服或外用的药物防止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它的症状。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尤其是“天人相应”的生态医学观和“上工治未病”的预防观念。

和一般的穴位敷贴不同,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前者是一种常见的外治方法,不在三伏天也可以做;但三伏贴是必须要选在三伏天进行,它贯穿了冬病夏治的理念。

2

为什么三伏天治病往往事半功倍?

我们刚才谈到了三伏天,那么究竟什么是三伏?它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

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第一天。最后一个末伏比较特殊,以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作为末伏的第一天。

初伏和末伏一般固定为10天,但是中伏由于立秋的时间不固定,所以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比如今年三伏天中伏就有20天。

三伏天的理论依据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面的这么一段话: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也就是说春夏之气顺应阳气生发,要培固人体的阳气。到了秋冬季节,阴气逐步旺盛,这个时候要顺应天时,固藏人的阴经来保全根本。

三伏天为庚日,属大肠,大肠与肺构成表里关系,所以庚日与肺也是相关的。哮喘为肺系疾病,故选择“天温日明”之三伏天来治疗,是有一定道理的。

且“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利用药物渗透皮肤,刺激皮肤、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温阳利气、袪散伏寒的功效。

3

哪些人适合接受三伏贴?

  • 慢性咳喘疾病的缓解期或慢性持续期,中医辨证属于阳气虚弱,寒饮内伏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怕冷、后背怕凉,咯吐白色痰液,受凉后容易发作,尤其是秋冬寒冷季节发作频繁;

  • 慢性鼻炎和咽炎;

  • 反复发作性感冒;

  • 虚寒导致的腹痛、腹泻、胃痛及消化不良;

  • 宫寒、痛经。

每年做三伏贴时,有些患者会抱着“有病防病,无病强身”的想法来调理,还有的患者有呼吸系统疾病,他们也想要尝试调理,甚至有一些人是长期感冒以及脾胃不好的也来做三伏贴。

逐渐地,我摸索出,不仅仅限于冷哮,其他一些疾病,三伏贴也是具有一定效果的。 

比如说慢性鼻炎、慢性咽炎这类疾病,本来在受凉时就容易发作,而且冬季发作也比较频繁,那么这就属于是一种“冬病”,贴下来效果也很不错。不仅仅冷哮,咳喘、哮喘,很多慢性鼻炎,还有反复性感冒,比如说一受凉就感冒的,或者是一到冬季感冒次数就增多的,这些其实也应该算是变相的“冬病”,通过三伏贴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有些孩子在做三伏贴之后,来年的感冒次数就大量减少。一些体内虚寒,经常腹泻、胃痛、消化不良的,通过穴位敷贴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还有宫寒、痛经用敷贴效果也很好。宫寒痛经其实是因为阳气不足,难以温煦,使子宫里产生虚寒。这种病我们通过利用三伏天阳气升发之际去敷贴,以加强治疗效果。

以下人群需要慎用三伏贴:

  • 孕妇;

  • 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 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 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 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使用时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以判断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等,一般也不建议敷贴。

4

三伏贴应该怎么操作?

1、贴敷方法

取直径2厘米,厚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2、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3、贴敷时间

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小儿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有些人对药过敏,贴上去就火热火燎的,像这种情况,贴一个小时足够了,也不见得一定要贴够两个小时。小孩子更是要缩短,如果小孩子贴上去哭闹很厉害,贴半个小时左右就,起到相应的穴位刺激就可以了,不见得一定非要贴满两小时。

我们之前贴敷的时候,有些患者就强忍着,就是强行贴够4~6个小时,贴完后就出问题,敷贴的地方,起各种各样水泡一大片,10天以后,还没完全消掉。这时就会影响第二次穴位敷贴的进行。

4、敷贴疗程

疗程一般是连续3年一个疗程,疗程结束以后,如果患者有改善,可以继续进行;如果一点效果都没有,就要考虑选择其他的方法进行治疗。

5

2019年三伏贴治疗的具体日期

最后我们来看看,2019年的三伏具体是什么时候。

初伏:10天

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

中伏,20天

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

末伏,10天

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

治疗时,从7月12日到8月20日这中间有40天时间,完成四次敷贴就行了。为什么要完成4次?三伏贴不是说三次么?

如果中伏10天,我们贴三次就可以了,但因为今年三伏天有40天(中伏有20天),所以中间加一次。大家预约时要算好时间,如果预约得晚了,完成不了,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了。

6

三伏贴治疗问与答

问题1:经期可以做三伏贴吗?经期做了三伏贴会不会导致经量变多?

答:经期可不可以做三伏贴,就像经期可以不可以做针灸一样的。如果有宫寒、痛经或者月经期有血块,做三伏贴不会有影响。如果你月经来了之后是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更不用担心了,因为治疗根本不会用腰骶部那些穴位。

问题2:鼻炎做三伏贴,要贴哪几个穴位呢请问?

答:因为鼻是肺的外窍,所以治疗鼻炎,着眼点还是在肺上。所以我们贴的穴位比较多的,一个是大椎穴,还有肺腧,风门,至阳。要根据不同的疾病选取不同的穴位。鼻炎可以按照慢性咳喘性疾病的几个穴位来进行敷贴,也就是说敷贴治疗鼻炎和治疗慢性的咳嗽气喘或者哮喘这种,选的穴位是大同小异的。

问题3:孩子五岁,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汗,不分季节,受一点凉就会流鼻涕。如接受三伏贴治疗,是按呼吸系统来贴吗?

答:是的,这就属于肺气虚,很容易感受风寒。因为肺主皮毛,这名孩子的腠理(就是皮肤)比较容易松懈,所以他比其他人更容易出汗,而且他一受凉就容易流清鼻涕。我估计,冬天流清鼻涕的几率更多,因为冬天更冷嘛!

这种疾病可以用三伏贴来治疗。而且像流清鼻涕的症状,就是中医说的肺系疾病,肺主皮毛,肺有卫外的功能,完全可以按照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

明医简介:胡追成

胡追成

针灸推拿学博士,主治医师

推崇古法针灸,提倡中西互参,擅长应用阴阳对应平衡针法及董氏奇穴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对产后身痛、肩周炎、落枕、颈椎病、膝骨关节炎、急慢性腰扭伤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痛等痛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倡精简用针,常有下针即痛减或即时止痛之病例治验。

对面瘫、过敏性鼻炎、急慢性咽喉炎、难治性眼病(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眼底出血、青光眼等)等疑难杂病的针药结合治疗也颇有心得,同时开展穴位贴敷疗法防治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及针刺减肥。

想要预约胡医生三伏贴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