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注释】 ① 患:担心、忧愁。“不己知”即“不知己”的倒装,意思是不了解自己。 【语译】 孔子说:“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解读】 本章孔子谈“自知”和“知人”。 人生有两件大事,最容易使人犯糊涂:一是“自知”,二是“知人”。老子《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别人不知道你,不了解你,没关系,你努力做到“自知”,努力做到“知人”,便可“明”,可“智”。孔门弟子中子贡才能出众,在从政、经商方面有丰富的阅历,始终以孔门弟子自豪,从无僭越之举,狂妄之色,深得后人景仰。不仅如此,他还算得上是一个“知人”者,他扬善不隐恶,善于品评人物,曾对孔门弟子中的十多人逐一进行品评,孔子对他所作的品评也十分赞赏。 孔子温文敦厚,律己极严,待人极宽。“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篇》)?”后人所谓“天下谁人不识君”算是道出了“不患人之不己知”的无比自信。为人臣,“不知人”,何以荐贤进能而尽忠?为人子,“不知人”,何以尽孝?为人友,“不知人”,何以尽信?为人师,“不知人”,何以“因材施教”?孔子之“患”,实在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的表现。 |
|
来自: liuhuirong >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