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作家的作品取决于生活和科学幻想

 溱湖之恋 2019-06-21

本文参加了【我来写作文】有奖征文活动

征文主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2019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中国摄像师、摄影师、视频制作师:潘长宏

2019年6月21日

 大千世界,人生会有着悲欢离合的幸福与艰难,生活的酸甜苦辣会使得你过得有滋有味。一个作家,要写出一部好的作品,当然是源于生活,或者是科学幻想。好的作品当然会高于生活和科幻的影子。但要写出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特殊活动和内在的联系,就必须有亲身的体验才能写出点东西来,其实作家本身也是读者。

作家以读者的身份在读整个世界。作家本身就要读懂他自己,读懂他(她)的另一半,读懂家人的心境和情趣,作家自己的生活与社会的接触无时无刻不在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出现。当一个生活的影子出现在作家的脑海时,尤其是有曲折离奇的情节,可能一部短篇作品就要问世了!如果是他亲身经历的,还需要去倾听读者的意见吗?但你不知道这种特殊的生活是如何煎熬过来的,你写出来的作品往往是可笑的,比如在监狱的犯人,我记得有个作家,为了写出好的作品,自己犯个法,判个几个月,亲自过着牢役生活。

写某个群体的作品必须来自这个群体中的人物和事件。如果一个作品是写某一个群体的,这就要求必须面对这个群体有深刻的了解和入木三分的刻画,就是要听听这个群体中当时,当地,当事的人物形象和事件的全过程。比如中国的第一部写战争的作品:杜鹏程的《保卫延安》,他能写出,当军人吃了不卫生的食物时,全部腹泻,而部队又要急行军(当时没有女兵),军人们把裤子脱掉,光着屁股行军,那拉出来的粪便随着大腿流往下淌,没有亲身经历的军人们提供,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惊人而又精彩作品来。

不能对牛弹琴。作家要写的作品是鼓励激励年轻人的就必须有针对性。这时作家就如同一场演讲会,你就是演讲者,你必须弄清你所面对的是什么角色,不能没有针对性,你所写的东西,要在这样一个群体中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把这个领域的特殊例证找出来,让读者有豁然开朗之情感,随时在你的作品中见到用言论拨动读者的心灵,把那种激情挥发出来。比如,文思源编著的《有一种智慧叫包容》,写出了若干关于包容的篇章,有一章写的笑对生活,包容人生的泥泞坎坷。还有一章是浑水才能养鱼,人生难得糊涂。

当然写那些科学幻想作品的,就有独特构思了,总之余以为,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要求和构想,作者本身也是读者,不是一皆而论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