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瘦子里的胖子

 汐钰文艺范 2019-06-21

孙少峰刻

  天气渐热,姑娘们又可以穿上美美的小裙子,增加街头回头率了。但是一些身材不那么好的人可能会有些伤心,冬天囤的肉都堆在了小腹上,游泳圈是堆了一层又一层,实在不敢穿些秀身材的衣服了。胖子们永远都羡慕瘦子们,照吃照喝不长胖,身材苗条衣服架。可是你知道吗,瘦子里也有隐藏的胖子,而且还是心脑血管的高危人群。

  在我们熟知的体型中,除了苹果型、梨型、H型等体型外,还有一种叫TOFI(thin outside,fat inside),翻译成中文即是外瘦里胖的人。此类人群身材跟正常人差不多,但体内脂肪较高,极大地增加了内脏的负担,由于体型不显,加之不常运动,其患心脑血管病、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率比胖子更高。

  越来越多的研究倾注于肥胖领域,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五大危险因素。在近年中美两国营养学会共同举办的营养与代谢综合征论坛中,就着重提到了TOFI人群。人体体内的脂肪分布不一,多数囤积在腹部,当营养缺乏时就会调动体内的脂肪来维持生命。而人体能储存脂肪的地方是有限的,一旦腹腔内的脂库用完了,就会转移到人体的各个器官,首先是肝脏,脂肪逐渐堆积即形成了脂肪肝,极大地增加了肝脏负荷;转移到心脏,就会到达心肌细胞中,造成心脏肥大,心功能减退,同时也会转移到胰腺中去,这也造成了2型糖尿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肥胖对于人类健康生活的威胁已经逐渐地在现代生活方式中体现。大量研究表明,腹部脂肪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血脂、糖尿病的影响越来越密切,但是皮下脂肪对于上述疾病并不影响。TOFI人群就成了被肥胖侵袭的高危人群。常用的腰臀围、BMI指数等测量指标对于TOFI并不适用。其无法判别腰围的增加是腹部脂肪还是皮下脂肪导致。前者对于身体健康危害甚大。CT或者核磁共振成像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定量测量腹部脂肪分布的金指标,其能精确地测量腹部脂肪的面积和体积。CT测量快速且准确,但因其具有辐射性危害,所以并不推荐作为腹部脂肪的常规检测。而核磁共振没有CT的辐射性危害,像短期随访,儿童、孕妇等高危人群尽皆适宜。所以测量体内脂肪分布,特别是腹部脂肪,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等疾病,和用于指导制定减肥措施,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所以瘦子们要警惕了哦,减肥不仅仅是胖子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