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讯记者吴蓉报道:南海环保产业昨日盘了一次家底。在当天召开的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环保产业发展大会上,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环保产业暨重点企业发展白皮书相继发布,对集聚区内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为南海环保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是全国首个由原国家环保部挂牌设立的环境服务业集聚区,自2012年成立以来,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取得了显著成绩,已集聚200余家环保企业,总产值近百亿元,在为南海及周边生态环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逐步发展为地方新兴产业之一。但总体来讲,南海环保产业仍然面临产业规模偏小、产业范围偏窄,高新技术企业和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协调整合程度较低的问题,在全国环保产业高速发展的态势下面临严峻挑战。 本次大会将探索南海环保产业发展方向作为主题之一。会上,《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发展规划(2018-2022年)》 正式发布,提出将持续推进集聚区环境服务模式创新高地、环保产业政策高地、环境服务产业高地的建设,力争到2022年,集聚区环境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017年的3倍以上,龙头企业不少于5家、知名品牌不少于10个,环境技术孵化与认证、展示、环境综合治理服务能力、环境金融与贸易服务等特色产业发展活力迸发。 白皮书则结合南海产业实际对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给出更加详细的指导:立足本地面向湾区,深度开拓环保市场; 强化龙头带动作用,加快优质企业培育; 聚焦产业共性问题,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优化财政扶持方式,促进产融协同发展;谋划系列产业活动,提升区域品牌影响; 提升企业服务平台,系统导入优质资源。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和集聚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胥树凡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南海企业要更新过去末端治理的观念,树立大服务的思想,创新服务模式,并把服务面进一步扩大。 南海区副区长陈绍文也对集聚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表示,作为国家级环境服务业园区,集聚区应充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粤桂黔等大区域城市、城乡的环境治理、工业园区改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加大市场开发深度。 为了鼓励环保企业做大做强,大会上还公布了集聚区优秀企业评选榜单,共评选出31家优秀企业,涵盖环保工程、环保设备、技术检测、综合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将获得总授信达30亿元的“农行环保成长贷”和总授信20亿元的“粤盛科环保租赁通”专项优惠融资产品计划。而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南海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还与餐饮、家具和建筑行业签署合作备忘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