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清朝自开国以来,就实行“重满抑汉”的用人制度。凡军国大事,必须由满人负责,汉人不得插手。 然而,到了晚清时期,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汉臣逐渐成为了支撑清政府苟延残喘的支柱。 甚至,这个汉臣的一句话,还曾救了满清一个皇帝的姓名。 光绪帝中后期,因为婚姻、权力等方面的不满,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斗争已经明面化,闹的是满朝皆知。 后来,慈禧太后甚至提出要废黜光绪帝,册立一个听自己话的小皇帝。 不久后慈禧太后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了自己的宠臣——荣禄。 荣禄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便把此事告诉给了当时在朝廷最有威望的汉臣——李鸿章。 李鸿章在得知此事之后,当即感到无比的震惊,连连表示此时万万不可。 因为在李鸿章看来,发生这种宫廷政变的危险性很高,不仅那些表明上支持光绪帝的外国列强不同意,就是朝中的很多老臣,也不会同意。 万一下面各省的督抚们再闹出什么事情出来,那后果简直不可想象。 所以,李鸿章劝说荣禄,好好把这些利害关系给慈禧太后讲几遍。 因为废黜光绪帝的话,都是在慈禧太后生气之时表达的自己愤怒之情,平静之时,她一定会进行思量的。 最终,在荣禄的劝说下,慈禧太后放弃了废黜光绪帝的想法。 如果慈禧太后在冲动之下废黜了光绪帝,那么为了保证自己权力的稳固,根据她的性格,势必会对光绪帝下黑手的——试想一下,历史上被废的皇帝,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