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是中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出自《孙子算经》。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关于这题,你还记得包贝尔的算法吗? 如果忘记了,那就一起看看都可以有哪些算法吧 最简单的算法(总脚数-总头数×鸡的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兔的只数 (94-35×2)÷2=12(兔子数) 总头数(35)-兔子数(12)=鸡数(23) 让兔子和鸡同时抬起两只脚,这样笼子里的脚就减少了头数×2只,由于鸡只有2只脚,所以笼子里只剩下兔子的两只脚,再÷2就是兔子数。 假设法假设全是鸡:2×35=70(只) 鸡脚比总脚数少:94-70=24 (只) 兔:24÷(4-2)=12 (只) 鸡:35-12=23(只) 假设法(通俗)假设鸡和兔子都抬起一只脚,笼中站立的脚: 94-35=59(只) 然后再抬起一只脚,这时候鸡两只脚都抬起来就摔倒了,只剩下用两只脚站立的兔子,站立脚: 59-35=24(只) 兔: 24÷2=12(只) 鸡: 35-12=23(只) 假设全是兔:4×35=140(只) 如果假设全是兔那么兔脚比总数多:140-94=46(只) 鸡:46÷(4-2)=23(只) 兔:35-23=12(只) 方程法1、一元一次方程 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 4x+2(35-x)=94 4x+70-2x=94 2x=94-70 2x=24 x=24÷2 x=12 35-12=23(只) 或 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 2x+4(35-x)=94 2x+140-4x=94 2x=46 x=23 35-23=12(只) 答: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 注:通常设方程时,选择腿的只数多的动物,会在套用到其他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上,好算一些. 2、二元一次方程 设鸡有x只,兔有y只. x+y=35 2x+4y=94 (x+y=35)×2=2x+2y=70 (2x+2y=70)-(2x+4y=94)=(2y=24) y=12 把y=12代入(x+y=35) x+12=35 x=35-12(只) x=23(只). 答: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 抬腿法方法一 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2只脚,还有94÷2=47(只)脚。笼子里的兔就比鸡的脚数多1,这时,脚与头的总数之差47-35=12,就是兔子的只数。 方法二 假如鸡与兔子都抬起两只脚,还剩下94-35×2=24只脚,这时鸡是屁股坐在地上,地上只有兔子的脚,而且每只兔子有两只脚在地上,所以有24÷2=12只兔子,就有35-12=23只鸡。 方法三 我们可以先让兔子都抬起2只脚,那么现在就有35×2=70只脚,现在的脚数和原来差94-70=24只脚,这些都是每只兔子抬起2只脚,一共抬起24只脚,用24÷2得到兔子有12只,用35-12得到鸡有23只。 除了鸡兔同笼外,古代还有很多趣味数学题 唐代诗人李白小哥哥 都是古代数学题里面被编排的对象 谁让他诗不离酒呢 有一道民间流传的数学题是这么说的: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原有多少酒? 解法也不算难,列个方程就行了: 设壶中原有X斗酒。然后这样,然后,嗯,就解出来了 好吧,步骤如下: 一遇店和花后,壶中酒为:2X-1 二遇店和花后,壶中酒为:2(2X-1)-1 三遇店和花后,壶中酒为:2[2(2X-1)-1]-1 因此,有关系式:2[2(2X-1)-1]-1=0 答案就出来了。 最后再给大家一道简单又好玩的古代数学题 和尚分馒头: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大家算出多少来了呢?评论区亮出你的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