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些孩子怎么打骂也不离开妈妈,而有些孩子一骂就离家出走?

 雅博学苑 2019-06-22

有的孩子无论怎么打骂,他们也不会记恨妈妈、离开妈妈;而有的孩子,可能仅仅被批评几句,就选择离家出走。

这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平时跟孩子相处久了,孩子已经适应了各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每个家庭都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抗压能力强,有的孩子抗压能力太低!

1,过惯了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抗压能力太低!更有的隔代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要啥买啥,想干啥就干啥,独立能力太差,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是父母应该做的,而造成了孩子思想观念的扭曲!

稍有不顺就会抱怨,脾气大的还容易做出格的事情,比如“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等过激的行为!”这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的。家庭教育的失败“滋生”了孩子价值观的扭曲!“过度的溺爱是一种伤害!”

2,家庭氛围不融洽,经常遭到“指责谩骂”,“大吼大叫”的孩子,缺少沟通,缺少关爱,普遍缺少自信!孩子长期得不到称赞,得不到鼓励,就会“缺乏自信”,加上碰到一些来自外界的压力,(比如学校里碰到不愉快的事,学习上的压力……等等!)他也不愿意跟父母说,只会憋在心里,压抑太久了就容易爆发过激行为!

3,在家里倍受关注的孩子,受到的关爱比较多,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常做家务的孩子普遍自理能力强,因为他在干活的同时可以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劳累,更懂得感恩!心里也会更加阳光,抗压能力比较强!

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小朋友天生就很乖,不用担心太多,更不用说打骂这些词了。只需要循循善诱就可以逐渐成长。

而我们头疼的那些小朋友,好言好语说个半天就不行了,怎么都不行了;软硬不吃,油盐不进。这时候你慌了,不知道怎么办了。讲真,我不建议经常体罚。但是,适当的教育也是必要的。家长的权威必须在他真正懂事之前进行树立,人性本恶,需要逐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前期没有正确的的教育和引导;在发现问题后强硬对待,效果肯定是比较糟糕的。离家出走,对打,不学好等等不良词汇会逐渐的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你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方法来进行补救了。

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