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七年,我为袁氏修家谱

 youxianlaozhe 2019-06-22

看历史看世界

者按

从酝酿到最终实现并完善,这本《袁氏家谱》的修订前后经历了17年。对我而言,修订家谱的初衷只是想弄清楚我从哪里来,但在修订过程中,我渐渐明白,正是一个个普通如袁氏家族的繁衍生息,最终汇成了中华民族的五千年血脉,并且还将永世流传。

我还记得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告诉我,我们家是因为“湖广填四川”才来到重庆的。他卷起袖子,指着手臂皮肤上一根隐隐约约的细纹说:“当年我们的祖先被绑着强迫离开家乡,所以手臂才留下来这些绳索的印子。”我仔细看看自己的手臂,真的有这么一道细纹。后来,我也曾经对我的孩子说过这个,他们的手臂上也有这样一道隐隐约约的线。

那时候我就在想,我的祖先真的是来自湖北吗?他们为什么会被迫离乡背井?在千里之外的老家,还有我们袁氏一族的亲人吗?

此文为《看历史》原创内容,版权归看历史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初读家谱:

极有收藏价值的珍贵文物

1994年,侄子袁修本、袁修俊来到成都,我们聊到了老家开县,聊到了那些熟悉的山水与乡亲,渐渐也聊到了家谱的事。这时候我才想起来,多年前在我离家求学时父亲曾留给我一本残破不全的家谱,我一直带在身边,后来又带到了成都。

此时找出来,翻看检视,第一次觉得,或许我多年思考的问题,可以在这本家谱里找到答案。

我手里这本残破不全的《袁氏家谱》,由我的伯父袁学锒在1909年续编,并复抄于1934年。我花了一段时间来仔细阅读这本家谱,越读越觉得有意思。

这本家谱为木刻刊印纸本,封面刻印有“汝南郡乾隆子壬重印《袁氏家谱》”字样,扉页抄录有《袁氏族谱旧序》,开篇写道:“国有玉牒,家有谱藏,萃涣之时,义大矣哉。前人重其事于既往,后人篆其绪于将来,虽百世同心可也。”在续修家谱的序言中,大伯袁学锒记载了他所了解到的袁氏家族的来历,以及历代续修家谱的经过。

我们这一支袁氏家族的根源,在湖北荆州石首县。清雍正五年(1727年),洪水成灾,祖辈袁琼、徐氏夫妇不得已背井离乡,从石首县来到四川北道顺庆府广安卅从义乡白马场居住,生育抚养了4个儿子。至乾隆二年(1737年),袁琼病故,徐氏带着4个儿子迁来川东夔府开县浦里老三甲窝蓬沟,佃业居住,辛勤耕耘,家道渐渐兴隆,终于在开县安居下来。1789年,石首县袁氏族祖袁士龙、袁凤仪送来一套共六卷《袁氏家谱》,由万县万家坝袁作森保存。1834年,袁作森又将入川第一代祖宗袁琼以后的全族人口进行续编,整理为毛边纸手抄本,装订于后。1909年,袁学锒在开县红花园石坝堂兄袁学正(庚子科举京监太学生)家中取得《袁氏家谱》六册,抄录始祖一脉宗派目录、上十六世祖、下二十四代孙的支派谱系,列罗齐全,增补修订,并嘱族人抄写多本,“代代相传,以致永远,不忘根本”。

我手中这本家谱,应该就是当时族人所抄之一。由此我才知道,其实我们家并不是因为湖广填四川才来到开县的,而当我每每读到大伯所写“本族中不读诗书、不懂礼仪者,不知家谱有何益处,以为无非是添注个名字罢了,可是世人都称呼我们袁家为‘仕宦根基,书香传家’,难道我们自己还不尽力吗”,我都觉得,修订家谱、传承家训,作为袁氏后人,我们同样责无旁贷。

侄子袁修俊当时是我们家族中文化程度最高的,毕业于四川大学,他也一力主张修谱。因为我年少时读过几年私塾,有一点古文底子,经过商议,决定由我与袁修俊牵头,重修《袁氏家谱》,同时也厘清袁氏家族在四川的发展。从那个时候起,我努力开始学习与家谱相关的历史,并投身到袁氏族谱的续写与修订中来。

由于我保存的《袁氏家谱》残缺不齐,侄子袁修万将他保存的那本家谱寄给了我。我随即开始整理和翻译其中的《序言》《家训》等,并广泛搜集袁氏起源的资料,研究家谱的现代编制方法。但凡完成一点文字,我都会将它们发给袁修俊等人,征求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2001年6月,我和袁修俊专程回到红花园石坝袁修全家,看到了他们保存的原始版本的六卷《袁氏家谱》,到此我总算是把能找到的《袁氏家谱》收齐了。

《袁氏家谱》经过七次编修,所载内容,从1297年出生的一世祖袁方开始,记录了前后700年、子孙20余代,数以万计的族人生卒年月和杰出人士的事迹。其中的手抄本,堪称书法墨宝,是极有收藏价值的珍贵文物,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

据1468年首次编撰的《袁氏家谱》 记载,袁氏一世祖为袁方(1297-1359),应为河南汝宁府汝阳县袁宏(公元328年生,东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著有《竹林名士传》《后汉记》三十卷)后人,考取举人后赴江西吉水县任知县,病逝任上。其长子袁志达(1332-1423)中举后回河南,途遇兵乱受阻,滞留于湖北省石首县,袁氏家族遂在此安居,繁衍生息。五世祖袁恺为明朝庚午(1450年)科举人,官至河南监察御史、云南巡抚,《袁氏家谱》正是由他主持首次编撰。他还亲自撰写《家训》,并撰列出前十六代世派:方志寿思、恒宗爵汝、垂世懋鼎、玉尚系作。此后,十三世伯祖袁士龙于乾隆五十七年(1793年)主持续修家谱,撰写《新刻袁氏重修家谱叙》,并拟定后二十四世派:大学正修为本、道在先致其知、善士心怀盛德、行之家国时宜。子子孙孙都按这个世派来取名。在今天看来,这二十四字也极其优美,而我的名字正是按正字辈来取的,我应当是石首袁氏第十九代孙。

修订家谱:

加快寻根的脚步

在这次拜访中我了解到,近年多次有袁氏后人寻根溯源找到这里来查谱、抄谱,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家谱的重要性,这也提醒了我们,要加快重修家谱的脚步。

2002年12月,我和侄子袁修俊、侄孙袁为成,代表袁氏祖孙三代,对续谱工作的组织、内容和步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商议,确定了具体的方案,并撰写了《修谱倡议书》,发给本族知名人士,建议成立筹备组,进行家族人口情况调查,得到本族人士积极响应。

因为2003年春天开始的“非典”事件,修谱一事暂停一段时间后于2004年再次启动,《简谱》《序言》和《家训》的整理和翻译基本告一段落。

2005年春,我们以筹备组名义印制了1000份3种“袁氏普查表”,发送回袁氏家族所在的区县各地,对袁氏后人的现状进行调查。

2005年8月5日,由族内人士慷慨捐资,首届袁氏家族(开县系)代表大会在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岳溪镇胡家龙泉山庄召开了第一次大会,在30余位族人倡议下,成立了自1934年以后半个世纪以来的第八次修谱组委会,加强对续谱工作的领导、监督和保障。具体的修谱工作由我主持,当年在成都完成了初稿。

族代会

2006年7月5日,经过第一届第二次族代会的讨论,初稿得以通过,将原有的七卷家谱刊印本复印之后印刷了50本,并附上了家谱第八卷修订本。

这次续谱与前六次有明显不同之处:一是将原谱的文言《序言》《家训》等翻译成白话文编在本卷之首;二是分为简谱和详谱两个部分,特别是入川前的各代祖宗,只保留直系,而删除旁系,一目了然;三是采用横书、简体、表格式谱系,并按家庭、同辈相近排列,便于查询和阅读。

袁氏家族内部也因为这次修谱,增加了凝聚力。2010年6月19日,在第一届第四次族代会上,就有云阳袁氏宗亲200多人前来合谱。2011年11月,我和妻子杜星凤也带着修订版《袁氏家谱》前往湖北省石首县,找到了袁氏宗祠所在地,受到了族人的热情接待,并成功与袁氏总谱合谱。

2011年11月,经家族成员协商,董姓支系今后新生婴儿,恢复姓袁。开县支系、云阳支系、董姓支系合为一个开县支系;字派合并为一个系列。扶日堂荆州石首系《袁氏族谱》新谱编委会决定,新增延续字派:瑞雪振朝纲,文明孝义慈。

此后,第二届第一次族代会决定,对第八卷第1版增补相关内容,印制《袁氏家谱》第八卷第2版100本。

到此,从最初酝酿到最终成书并完善内容,这本《袁氏家谱》的修订前后经历了17年。这个过程说起来就是几个时间节点,但对我个人来说,前前后后花费了极多心血,而我也从中收获良多。

家谱告诉我:

我从哪里来?

有家才有国

作为袁氏家族开县支系第19代孙,我为能参与到家谱的修订与保护工作中来,感到非常自豪。在我看来,一本家谱,真实记录了一个家族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组成部分;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是规范族人行为的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

在明成化四年(1468年)先祖袁恺首编的《袁氏家谱》中,专门列有《袁氏家训》一篇,其中的家规包括,凡为父母者,儿子到了7岁,选择优良教师严加教育,女儿到了7岁,选择贤惠褓姆精心抚养,对子女不可娇生惯养;子孙务必勤读诗书,努力农务;对兄弟朋友要谦和,对父母长辈要孝顺;不可态度骄横、生活奢侈、性情懒惰、羞辱祖先等。《家训》中对族人的行为细节也有详细规定,例如举办长辈丧事时,子孙须着孝服,不得贪食酒肉,并停止娱乐活动;子孙切戒嫖赌,饮酒应有节制,不可酗酒。这些朴实的家训流传至今,是一个家族门第家风的体现,也与当下提倡的中华传统美德不谋而合。

对我而言,修订家谱的初衷只是想弄清楚我从哪里来;在修订过程中,我所接触到的、我所阅读到的那些话、那些名字,是血浓于水的家族渊源,是融于生命中的遗传密码,它们指引着我不断寻找家族的根,而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我渐渐明白,有家才有国,有家训家风才有家国情怀,正是一个个普通如袁氏家族的繁衍生息,最终汇成了中华民族的五千年血脉,并且还将永世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