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料冠军下的虚假繁荣,北汽新能源还能支撑多久?

 全能的苏苏 2019-06-22

据乘联会5月份发布的数据报告,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58.2万台,同比下滑12.5%。1-5月累计销量为818.7万台,同比下滑11.9%。寒冬愈烈,诸多车企都遭受着食不果腹的苦难。然而,在新能源领域销量却达9.69万台,同比增长了5%,1-5月累计为44.1万台,同比增长58%。91影视

其中,北汽新能源EU系列在5月份销量中卖出7079台,同比增长761%。届时,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和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双料销量冠军。

介于绅宝、威旺、昌河以及幻速等自主品牌的屡屡受挫,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曾宣布,北京地区2020年前将不再生产和销售自主燃油乘用车。由此,也表明了北汽在放弃燃油车之后,借助政策的保护将全部家当豪赌在新能源之上。

可惜眼见不一定为实!虽说北汽新能源EU系列(参数|图片)经常占据新能源榜首,但是时高时低的销量数据不得不让人质疑其含金量。例如3月份销量达12983台,4月份销量为4738台,截至5月份销量又到7079台。

仔细阅读这组数据,北汽新能源5月份销量共9009台,同比下滑50%。1-5月累计销量39087台,同比下降19.8%。最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产量只有1806台,1-5月份累计产量只有5236台!

曾有业内人士表示,北汽新能源此举无疑是在清库存。而面对新能源补贴退坡和竞品车型加强,暴露了诸多潜在危机!

故障横生,败光北汽口碑

究其根源,北京应该算是北汽新能源的大户,除了能解禁市民的车辆通行,还能扶持企业的发展,尤其在出租车方面则成了北汽EV和EU系列的大客户。

不过在去年12月份,有媒体自发组织了一次关于“北京126位司机师傅的最真实感受”的调查活动,其主要内容除了吐槽北汽新能源车型续航里程短,缩水严重以及不保值之外,诸多的质量问题也成了消费者的关注点。

最为致命的转向机故障,一年换2次,两年换3次,似乎成了绝大数车型的通病。据了解,北汽EU系列出租车,转向机的故障率高达95%,而且维修非常狠,只能去4S店和特约维修站。一位司机师傅说,昌平已经出过车祸了,转向打不动,车辆朝着墙壁撞去,还好及时踩住了刹车。

其次是刹车系统问题,曾有司机师傅拍胸脯保证:在新能源车队中,刹车不灵、刹不住绝对不是偶然问题。而在沟通中,驾驶北汽新能源EV200车型的司机反应刹车有问题的情况几乎达到100%。至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同年12月份发布了一则北汽新能源召回E、EV、EX、EU、EH、新能源威旺EV等系列纯电动汽车的公告,其原因是刹车系统存在失效隐患,共计69358台。

口碑这东西就是这样,一旦遭遇了差评自然就会一传十,十传百。且不说异响、漏水、抖动、噪音大等层出不穷的小毛病,对于这种转向机失灵,刹车系统失效等大面积出现的致命故障,岂能儿戏?长此以往下去,终究会败光北汽的口碑!

百花齐放,依旧未能迷途知返

在个人看来,北汽新能源早期多次斩获销量冠军更多是因为没有竞争对手。如今步入新能源化元年,比亚迪、吉利以及长城等诸多豪强开始抢占市场。无论是对比车型的增多,还是产品实力的加强,都能让北汽新能源倍感压力。

2017年北汽新能源年度营收为114亿元,在研发投入上仅为150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0.13%。同为专注新能源领域的比亚迪在研发上投入62.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87%,由此北汽新能源研发投入占比仅为比亚迪的52分之一。

根据2018年北汽新能源年报显示,年费用化研发投入仅5427万元,资本化金额为10.73亿,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高达95.19%。相比比亚迪的41.55%,一汽轿车的35.56%以及长安汽车的33.48%,北汽新能源有着很大差距!

不得不说,在市场由增量转型为存量的竞争下,没有过硬的技术和品质就很难在车海中生存。如今的北汽新能源依旧是消耗积累下的老本,而投入的研发精力可谓微乎其微。倘若没有新的竞品注入可能就要面临淘汰出局!

品牌向上,缺乏财力支撑

2019年4月,北汽新能源的高端品牌ARCFOX正式在上海发布了品牌之夜,并随即展出了ARCFOX-GT电动超跑和ARCFOX ECF Concept概念车。

不难看出,北汽很想通过蔚来先前的造势来实现高端化,但强大的品牌输出是需要建立无休止烧钱的基础上。从现在看蔚来,依旧是每卖出一辆蔚来ES8就可能背负几十万的债务!

时间追溯至2018年9月,北汽新能源通过“SST前锋”借壳上市,曾想借此机会能够实现融资,但复牌当天就经历了两次跌停,使得市值直接蒸发了约186.48亿。

如今查阅2018年的财务报表,北汽新能源总收入164.3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但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7.29亿元。因为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新能源补助(高达9.18亿元),所以北汽新能源对政府的依赖可谓居高不下。

在个人看来,北汽ARCFOX虽是向上突破的新契机,但是没有足够的财力的支撑终究会变成黄粱一梦!

写在最后:

如今的新能源市场早已不是3年前无人问津的景象,而蜂拥而至的豪强各个都不是吃素的主。北汽新能源若还想凭借当年的这点家当上战场,实属在产品力、品牌度以及价格等维度拿不出手。看似如今繁华向荣,但坐吃山空之后还能维持多久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