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病取下,百病治足。”这是中医早就有的说法。 脚虽然位于人体最低处,但它是人体的根本。一个人的步调如果轻盈则说明这个人精神很好,反之如果步调沉重,则说明身体疲惫不堪。 一些身体常见的小毛病,比如:咳嗽、眼干、降压、脾胃问题等等,其实都可以通过足部对应的经络系统来调节。 眼干——揉大脚趾 “肝开窍于目,主藏血,在液为泪”,肝与眼睛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肝不好,眼睛就得不到滋养,同样的,眼睛有问题,要从肝经着手治疗。 肝经起于大脚趾的大敦穴,具有调肝理气、清热利湿、理血调经的作用。 如果我们觉得眼睛干涩,视物不清,就可以刺激大脚趾来启动肝的疏泄及藏血功能,推动血和津液运行,濡养眼睛,从根本上缓解眼干症状。 咳嗽、咽痛——按脚背 足背部远端是下肢经脉“荥穴”分布的位置,如揉揉小脚丫或是脚背,对那些风热咳嗽并伴有扁桃体炎的人很有好处。 风热咳嗽伴有扁桃体发炎时,在足背部往往明显的阳性反应点,一按就会很疼,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 老人转脚腕——帮助降压 脚踝周围分布着肝、胆、脾、胃、肾、膀胱经的多个重要穴位,即五输穴中的输穴、经穴及原穴,为脏腑经脉之气血转输、运送、汇集壮大的通道。 长期血压高的人,一般有踝部发硬的症状,转动踝部,刺激下肢经络的输、经、原穴,可以健脾化痰、滋阴降火、舒经活血、调节脏腑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 消化不良——扳脚趾 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的患者应该经常扳扳脚趾。 因为,足背跖趾关节附近是下肢经脉“荥穴”分布的位置,能治热证、火证,具有清热泻火、滋阴养胃、舒肝理气、清热除湿的作用。 抗衰老——常抬双脚 腿部肌肉如果能够得到锻炼,能够加速血液回流,促进心、肺、大脑的功能。 虽然动作简单,但是长期坚持的确能有意想不到的抗衰老效果。 肾气不足——揉脚心 腰腿酸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这些基本都是人到中年后的常见情况,这既是大脑衰老的一种表现,也是肾气衰微所导致的。 脚底心是肾经经脉原气所出的根本。搓揉脚底心能滋阴益肾、平肝熄风、开窍醒神。经过反复搓揉,提起肾中精气,以滋养、濡润人体脏腑组织,温煦、推动脏腑功能。 |
|
来自: 雅博学苑 > 《按摩推拿,刮痧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