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许多年轻的父母无暇照顾孩子,于是孩子入学的年龄越来越小! 甚至有人说,教育,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但这样的良苦用心,极有可能变成孩子的痛苦之源。 曾经和一位幼儿园老师饭后闲聊,她突然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你知道那些不满三岁就被送到幼儿园的孩子,一天说的最多的是哪句话吗?- 我要回家?不,不是这句,是我要找妈妈。听起来,很心酸。这还不是最心酸的,幼儿园里接了一个 2 岁 1 个月的小男孩,是保姆带的,现在去了幼儿园整天喊着:我要找阿姨,这才是真正的心酸。那孩子现在分离焦虑症特严重,每天抱着自己的小毯子,也不跟别的小朋友玩耍。 她又接着说,我带班这么多年,那些多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调皮捣蛋的孩子,基本都是早早被送来上学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父母缺失的东西,老师是补不回来的。早早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影响真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过早把孩子推向外界的洪流中,孩子或许学会了独立,但也失去了在父母身边撒娇玩耍、培养安全感的最佳时光。 很多父母或许会说: 这是个例,是危言耸听。你看许多孩子早早去了幼儿园,也没见出什么大问题啊?有些幼儿园还会教孩子识字、拼音、写算数,难道让孩子天天吃喝玩乐?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如果孩子现在不学习,将来怎么办啊?这些问题很现实。 然而,孩子到底该什么年龄去幼儿园?在幼儿园到底学什么? 大多数父母既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 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从是1840 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登堡创立。学前教育理念不断在完善,教育规模不断在扩大,教育条件也越来越好,但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却一直落后。 幼儿教育,是 3~6 岁孩子的教育,在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健全的人格和基础的生活能力为目标。 所以,几岁送孩子去幼儿园,以下三点是父母必须弄清楚的: 一、幼儿园最重要的是玩耍不是学习 很多父母都会犹豫:孩子上幼儿园了,不知道该选玩耍多的,还是选学习知识多的?事实上,任何采取灌输式超前教学的幼儿机构,对越小的孩子来说,弊端越大。并且国家在《幼儿园管理条例》和《纲要》中也一再强调:学前教育为 3~6 岁儿童,游戏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 所以孩子上早教课、上亲子班、上幼儿园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玩耍。 所以要求两三岁的孩子读拼音、学汉字、做算数,不仅违背了学前教育理念,更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也是很多公立幼儿园,拒绝教小学化知识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孩子过早被灌输知识,扼杀的不只是想象力和创造力 国外儿童心理研究院,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简洁语言描述一幅画,请两组孩子同时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来作画。 一组上接受过幼儿园超前学习,一组没上过幼儿园。两周后,教授再次重复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最后结果,上过幼儿园的孩子,画作和上次几乎一模一样,但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画作却与上次截然不同。 所以实验结果很明显:孩子越早接触超前学习,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的磨损和消耗就越大。过早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虽然懂了更多的规矩,但是失去了未来的多种可能。 第三、 孩子超前学习的危害,将会在小学二年级后爆发 让孩子过早进入到枯燥的学习之中,他们将来会比青少年更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育专家也曾指出: 超前教育学习,虽然会让孩子在刚上一年级时,成绩比别人优秀。但孩子上课容易因为已经学会了,从而缺乏探索求知的欲望,容易养成听讲不专注的不良习惯。等上了二年级,孩子的老本吃完了,如果学习的欲望不强烈,学习的习惯不好,学习将会越来越吃力,越来越糟糕。 作家尹建莉曾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孩子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 真的很有道理,如果我们想要自己的孩子热爱学习,就应该用学习的乐趣来诱惑孩子,而不是用学习的枯燥,来强迫孩子。 请所有父母记住: 1.对于孩子而言,玩耍比学习重要; 2.体验比思考重要;户外比室内重要; 3.示范比说教重要;家庭比学校重要。 电影《看上去很美》中的小男孩,方枪枪就是一个让人心疼的例子。 大眼睛的方枪枪,是被父亲硬逼来幼儿园的。小方方不会自己穿衣服,还经常尿床,因为得不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所以他常常很自卑。 在集体生活中,老师要求吃饭睡觉不许说话,要定时拉屎洗手,小红花是衡量优劣的唯一标准,小方方努力也得不到老师的小红花后,便对老师产生了不满。 于是,他开始捉弄老师、抢小朋友玩具,搞破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可是调皮捣蛋的方枪枪依旧孤独,一个人玩木马,一个人发呆,连摔倒都无人问津。在方枪枪人生的起初阶段,父母的陪伴是没有的,家教是没有的,有的只是必须遵守的规矩和必须忍受的孤独。 孩子终究只是个孩子,孩子默默独立的背后,有多少深夜的孤独和害怕,有多少次泪水的挣扎,我们或许都不曾知晓。像方枪枪一样,孩子被迫过早独立的后果,或许是对亲情的冷漠,或许是对自身能力的怀疑。 孩子就像一棵正在成长的花,我们不能只盼望这棵花早点开花结果,要多看看孩子这支花的花枝和绿叶。如果我们的眼光仅仅局限于开花结果,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教育孩子只停留在喂养和督学上,这样成长出来的孩子,可能优秀,却可能不“健康”。所以唯有孩子的内心枝强叶茂,才能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甘甜的果! 那么孩子几岁能上幼儿园?是不是 3 岁前一定不能上幼儿园? 答案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年龄的划分并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具备了上幼儿园、学会独立的能力。 集体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你把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推给老师们去照顾和培养,无疑是在冒险。虐童事件常发生在低龄儿童身上,因为低龄孩子既无表达能力,又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所以,若果万不得已,必一定要把三岁前的孩子送去幼儿园,请一定培养孩子,让孩子具备以下五项基本自理能力: 1.独立如厕能力 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一定要教会孩子独立上厕所,并确保孩子能够准确表达拉臭臭、拉尿尿。(擦屁股不会很正常,小便要自己能够处理) 2.独立进餐能力 因为幼儿园的老师,不可能天天给每个孩子喂饭。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想要孩子吃饱,先让孩子具备独立进餐的能力。 3. 独立穿脱鞋子的能力 在幼儿园里穿脱鞋子是常事,老师不可能帮每个孩子穿鞋,脱鞋,所以请教会孩子自己穿脱鞋。 4.听懂简单指令的能力 在集体生活中,尤其是户外运动,孩子要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比如过去、钻过去、蹲下来。 因为孩子具备听懂简单指令,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5.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 决定让孩子独立时,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让他抵御风寒的羽毛长更加浓密有力。 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 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别急着给孩子灌输所谓的知识,别急着催促孩子长大,如果条件允许,请陪孩子多走一段路,多看一处景,这些才是最滋养孩子生命的原始力量。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陪伴才是最好的礼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