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之 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 清代 (二十二)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6-22

211 赵之谦 异鱼图

鉴赏之五百六十九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二)

纸本,设色,纵35.4cm,横222.5cm  私人收藏

赵之谦的《异鱼图》,画各种赵之谦以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海中生物,计有沙噀、章拒、锦魟、海豨、剑鲨、鬼蟹、虎蟹、马鞭鱼、琴虾、竹夹鱼、胡阑、骰子鱼、燕魟,共计15种。

此图为晚清画苑奇葩,构图丰富和谐,异鱼15种虽参差向背,大小各异,却能疏密交错,繁而不乱,笔笔相生、物物相需,有一气呵成之势。造型准确生动,小者如马鞭鱼,大者如海豨,繁者如八足章鱼,均取象写意,极富生气。而鬼蟹、琴虾等最小者,绘者亦能准确生动地随笔而出,现其肥美鲜活之态。

图设色清雅明净,其中沙噀、锦魟等以深浅赭石以没骨叠色渍染而成,浓淡深浅,曲尽其妙。而海豨、燕魟则以水墨皴擦烘染之法成之,层次分明,极具质感。此图所画异鱼,不论大小,其下必有考证题识,所书小中见大,精气内敛,颇具金石气,此题既为广见闻,资考订,足备一方物产之资料,也是书画相合联通此卷全局的重要纽带。

引首: 异鱼图。题识:图异鱼非好异也,他鱼不待图也。撝叔少颖悟,长多能,近大肆力于经世之学,图缋其余事,然此卷足备一方物产,非寻常写生可比,方今圣人在上,中外一家,涉重洋如履平地,使得尽有。撝尗者,随所见而悉图之,将以广见闻、资考订,不更快乎哉!同治二年春暮,绩溪胡澍题端并记,时同客都下。钤印:澍印、 安定。

赵之谦(18291884),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善绘画,花卉学石涛而有所变化,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212 改琦 柳荫逸趣图

鉴赏之五百六十九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二)

纸本,设色,纵28.5cm,横116.9cm  旅顺博物馆藏

仕女画是我国传统人物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塑造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传达特定的艺术旨趣和审美观念。其成熟于隋唐,历经五代、两宋的发展以及元明清的消长,最终形成艺术风格多样、仕女类型丰富的独立画科,从六朝的秀骨清像、唐代的丰腴华丽,到宋代的端严秀美,以及明清的纤弱清瘦,可谓历越千秋,绵延不绝。此幅改琦的《柳荫逸趣图》,就是古代仕女画中的精品。

改琦的绘画宗法华喦,喜用兰叶描。图中仕女衣纹细秀,树石背景简逸,造型纤细,敷色清雅,创立了仕女画新的体格,时人称为“改派”。

改琦(17731828),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号玉壶外史。其祖先西域人,家松江(今属上海市)。工人物、佛像、仕女,笔意秀逸。山水、花草、兰竹小品,师前人而又独具面貌。传世作品有《钱东像》、《元机诗意图》、《宫娥梳髻图》、《靓妆倚石图》等。

213 沈宗骞 西塞山庄第二图

鉴赏之五百六十九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二)

纸本,墨笔,纵27cm,横285cm  旅顺博物馆藏

作者曾于乾隆丙戍年为寿泉太守绘《西塞山庄图》,此为第二图。是图用笔清雅,构图大气,意境深远,重峦叠嶂,江河辽阔,气势磅礴。图中有作者题记,述作此图之缘由。

沈宗骞,清代乾嘉(17361820)时人。字熙远,号芥舟,又号研湾老圃,浙江乌程 (今湖州)庠生。早岁能书、画,小楷、章草及盈丈大字,皆具古人神致魄力。尝见赏于曹地山、钱辛楣诸人。画山水、人物、传神,无不精妙。有淳化阁石刻。著《芥舟学画编》,痛斥俗学,阐扬正法,足为画道指南。生平杰作《汉宫春晓》、《万竿烟雨》二图,为赏鉴家所宝,有神品之目。

214 梅清 杏花春雨图卷

鉴赏之五百六十九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二)

纸本,设色,尺寸不详,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

杏花春雨是云龙山的一处自然风景,云龙山西麓延绵十里,杏林满坡,与湖岸桃柳相映,构成一幅报春图。此画风格清俊高逸,、山峦云烟变幻莫测。河流两旁,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堪为妙品。

梅清(1623---1697),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与石涛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画艺。石涛早期的山水,受到他的一定影响,而他晚年画黄山,又受石涛的影响。所以石涛与梅清,皆有“黄山派”巨子的誉称。梅清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情”,与石涛、弘仁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

215 梅清 石室图

鉴赏之五百六十九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二)

纸本,墨笔,纵27cm,横131cm   私人收藏

在清初黄山派画家中,梅清是特别突出的一个。他的山水多出写生,构图极为奇险,石涛早年曾受他影响,近人张大千亦极力学之,故颇为世人所重。

此图以细劲盘郁之笔写瞿硎山色,简约清远,山势峻奇,洞壑幽深,远峰如筍,从深谷直插天际。笔墨极为洗炼,境界却异常悠远,淡宕清远之气沁人心脾。后有同时文人方亨咸行书诗,其书卷气息与瞿山画笔可称同调。

题识:瞿硎先生衣鹿裘,坐石室,事具晋书,今遗迹见存。而石门天成,尤称奇绝。图以我法,不知堪与伏君赞作敌否?瞿山清。钤印:瞿硎石室中人、渊公、瞿硎。

216 梅清 层峦叠嶂图

鉴赏之五百六十九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二)

纸本,水墨,纵28cm,横137cm   私人收藏

图绘景象奇伟的山川之貌,水墨画圆柱形险峰层峦叠嶂,山壁陡峭,气势雄伟。山上苍松挺拔,意境空旷。此图工中带写,老笔纷披,墨韵乐然。山峦用淡墨皴染,浓墨点苔,山脊清丽而富有凹凸的立体感。

题识:癸丑中夏,写为南羹词学,瞿山清。钤印:梅清之印、瞿山。吴东发题引首。

217 董诰 乐园图

鉴赏之五百六十九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二)

纸本,设色,纵30.8厘米,横522.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亭台楼阁,湖光山色。画面中部松竹杂树并茂,错落有致。近处叠叠山泉流入平湖,亭台楼阁、屋舍庙宇布于山中。整个画面湖光、山色、溪流交互辉映。山石作牛毛皴,以青绿色皴擦,浓绿点苔,色泽滋润、明洁。丛树用点叶法,色彩多样,浓淡分明。

董诰(1740-1818),字雅伦,西京,号蔗林,一号柘林,董邦达长子,浙江富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顺天乡试举人,明年成进士,殿试各列一甲第三,乾隆帝以其系大臣子,改置二甲第一,为传胪,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三通馆协修,武英殿篡修。散馆后,改任编修。擅书画,工诗文。书法宗王羲之、王献之,遒劲疏爽。与张照、汪由敦等为“馆阁体”代表书家。山水秉承家学,融合“娄东”、“虞山”两家法,属宫廷中的“词臣画”。

218 石海 九如图卷

鉴赏之五百六十九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二)

绢本,设色,纵28.3cm,横237.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全卷无背景,只绘了9块独立的太湖石。每块太湖石侧皆钤有一方画家的自刻印,其中有“一日三秋”、“有益”、“一月四十五日”、“百忍”、“此中有真意”、“今雨”、“石海”等,另有一方画押。石头设色浓丽,形态各异。画家用笔兼工带写,收放自如。九块石头寓意“九如”,此语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此诗连用九个“如”字祝颂福寿绵长,由此推测此图当系专为某人祝寿而作。

本幅自识“乾隆辛未嘉平月石海写。”下钤“石海”白文印。乾隆辛未为乾隆十六年(1751年)。

石海(1696-1775年以后),字星源,清代满洲镶白旗人。擅山水、花卉,笔致清秀,长于临摹。年七十余犹能作工细笔墨。

219 陈卓 天坛勒骑图 冶麓幽栖图卷

鉴赏之五百六十九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二)

纸本,设色,纵30.5cm,横147.5cm154.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卓的楼阁画作品有青绿与浅绛两种风格,前者用于描绘仙山楼阁,后者多写实景。此卷描绘前朝旧都,一幅表现明代天坛,一幅绘从清凉山鸟瞰金陵城,画作题材表达了画家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全图将楼阁绘画与文人浅绛山水有机地结合,意境清幽冷寂。建筑形象基本为徒手绘制,既不失界笔楼阁的准确细腻,又兼有文人的意笔之气,表现了画家高超的写实能力。这幅画是研究天坛建筑的原始形态和清初金陵城貌的实证。

展开《天坛勒骑图》画卷,但见大地平缓,芳草青青;秦淮河水清澈幽碧,一座三孔拱桥横跨两岸;行人肩挑重担,匆匆行走,一路上翠柳依依,春风拂面,郊野风光宜人。临近昔日皇家圣地天坛,重檐翘角的三拱朱门紧闭,门前两座牌坊巍然耸立;天坛周遭红墙环筑,内外松柏错落掩映,烟雾弥漫缭绕,显得格外寂静。具有象征意义的明代南京城墙,在卷尾依稀可见。图画之外的祭坛殿阁,想象当中似乎仍旧呈现出庄重森严的肃穆气魄。天坛门前还有一人正在骑马独自奔驰,该图卷因此得名。

冶山位于六朝古都金陵城西侧,南濒运渎,乃南京历史人文的一张特色名片。展开《冶麓幽栖图》可见,整座冶山巍然屹立于画卷中央,规模宏大的朝天宫依势山阳而建,从宫门、神君殿、三清殿直至山顶玉皇阁(亦名“万岁殿”),一字铺陈排开。整个建筑群“栋宇崇深,规制钜丽”,飞阁重楼,雕梁画栋,显得十分壮丽典雅。山上山下,松柏、杨柳和杂树青翠葱郁,错落有致。四周民居篱栏、亭台阁宇以及水泽等,掩映于绿荫丛中和岚影云霭之间。明城墙蜿蜒盘亘,远处城门镝楼依稀可见。巍巍钟山宛若巨龙,隐现于苍茫浩渺的天际间。

“天坛勒骑图”本幅自题:“陈卓画。”钤“陈卓”印1方。“冶麓幽栖图”本幅自题:“丁卯仲春画于东山草堂。陈卓。”钤“中立”印1方。尾纸有王楫、柳堉题跋。收藏印有“海梯手定”、“海梯珍藏”、“海梯审定真迹”、“长平祝氏之镠叔和父鉴藏金石书画记”、“毕氏家藏”、“古书楼藏宝”印6方。

陈卓(公元1634年─?),清代画家。字中立,号晚纯白叟。北京人,长住江苏南京。他善长画青绿山水,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入微,设色清丽淡雅,令人心旷神怡。

220 袁杓 绿墅堂图卷

鉴赏之五百六十九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二)

绢本,设色,纵41.8cm,横20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扬州地区曾出现了一批专攻亭台楼阁的界画作家,以袁江、袁耀为代表,有“袁氏画派”之称。承袭二袁画法者有倪灿、李庆、袁杓、袁雪等人。此幅画法明显传袁江、袁耀父子衣钵,只是将二袁所擅长的长轴巨屏形式变为手卷。与表现形式相适应,在技法上,袁杓的建筑笔法较为粗放,设色较为淡朴,而作为建筑背景的山水由躁动趋于平和,由此营造出的视觉效果也由袁氏父子的缥缈超凡、宛若仙境而变为平实自然,更近实景。此幅楼阁作品代表了袁氏传派的艺术水平。

本幅题:“绿墅堂。戊戌春向翁学长先生教,邗上袁杓拟意。”钤“袁杓”、“绍衣”印2方。“戊戌”即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袁杓(生卒年不详),字绍衣,扬州人。未见画史记载,绘画风格与袁江、袁耀相近似,可能为袁氏后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