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之 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 清代 (二十六)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6-22

251 狩野常信 中国三十六诗仙图卷

鉴赏之五百七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六)

纸本,设色,纵37.3cm,横860.1cm  日本京都诗仙堂藏

诗仙堂是日本文人石川丈山的山庄遗址。名字的由来是正堂西部的“诗仙之间”四壁上挂着中国的三十六诗人的肖像。这些诗仙是效仿日本的三十六歌仙并征求了林罗山的同意选出的汉晋唐宋各时代的中国诗人。

图中三十六诗仙人为:陈与义、黄庭坚、欧阳修、梅尧臣、林逋、寒山、杜牧、李贺、刘禹锡、韩愈、韦应物、储光羲、高适、王维、李白、杜审言、谢灵运、苏武、陶潜、鲍照、陈子昂、杜甫、孟浩然、岑参、王昌龄、刘长卿、柳宗元、白居易、卢仝、李商隐、灵彻、邵雍、苏舜钦、苏轼、陈师道、曾几。

狩野常信,生年不详,日本江戸前中期狩野派著名画家。幼名三位,通称右近、中务卿。号养朴、古川等。其父是木挽町狩野家的创始人狩野尚信的第二代继承人。其父亲去世后,作者受到叔父著名狩野派大师狩野探幽的艺术熏陶学习绘画。并也成为幕府的御用奥绘师。还被授予“法印”称号。正徳三年(1713年)去世,终年78岁。

252 沈映辉 湖山清兴图

鉴赏之五百七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六)

纸本,设色,尺寸不详,藏家不详

沈映辉,清乾隆时期宫廷画家,其作品流传极少,此图是他极为难得一见的画作。

此图为萧云从大部头的山水巨作。卷中层峦叠嶂,湖水辽阔。山间苍松红叶,飞瀑流泉,楼观屋宇, 山庄茅舍,及渔舟行旅等人物活动,全景式地展现了湖山秋色之景。画风精密不苟,设色艳丽和谐,章法严谨,造型准确生动, 更多地体现出沈映辉的山水画功力。

沈映辉(1717-1793 年),字朗乾,号庚斋、雅堂,枫泾镇人。清乾隆年间廪贡生,清代著名画家。沈映辉好诗文,善画山水,其画清矫拔俗,得宋、元大家之风度。

253 金昆 冰嬉图卷

鉴赏之五百七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六)

绢本,设色,纵35cm,横578.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内,为清代宫廷画师金昆、程志道、福隆安等合绘。

冰嬉是一种带有节令特色的体育活动。清代宫内有冬季冰嬉的习俗,并将其视为“国俗”,乾隆皇帝说“冰嬉为国制所重”。每年从八旗官兵中挑选“善走冰”的能手入宫训练,冬至到“三九”时在西苑冰上举行冰嬉。皇帝率王公大臣等前往观看,赛后皇帝分等次,恩赏银两。

此图中描绘的冰嬉地点应该是金鳌玉蝀桥(即今北海桥)之南的水面,表演的是转龙射球项目。画面上右侧众人簇拥的就是皇帝华丽的冰床。冰场上,旗手和射手们间隔排列,盘旋曲折滑行于冰上,远望之,蜿蜒如龙形。在将近御座处,设一旌门,上悬一球,称天球。转龙队伍滑至此处时,分别射矢,中者有赏。另外在滑行队伍中还有各项杂技表演,如舞刀、叠罗汉及花样滑等。表演者的各种姿态让凛冽的寒冬充满生机。

乾隆皇帝多次命画家将冰嬉场面绘成画卷收藏起来。这种画卷应该是一种写实作品,再现当时的场景。图中尽收西苑内的远近亭台楼阁,雾霭掩隐的房屋和挂霜的树枝表明北方正当严冬。画面上有嵇璜书写的乾隆皇帝《御制冰嬉赋有序》。

金昆,清代画家,康熙(16621722)时供奉内廷,有庆丰图、虎邱待月图均邀御题。乾隆五年(1740)尝与陈枚、孙祜、程志道、丁观鹏合作庆丰图册。《国[]朝院画录》、《熙朝名画录》、《国[]朝画徵录》。

254 江萱 潞河督运图

鉴赏之五百七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六)

绢本,设色,纵48cm,横680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潞河督运图》作于乾隆年间,画中描绘的是乾隆末年座粮厅使冯应榴乘官船在潞河一带视察漕运的情景。随图展开,只见狭长的漕运河道首先映入眼帘,河道上漕船穿梭,河道两岸桃红柳绿,田园、农舍、店铺、寺庙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的商贾、官吏、船工,一派繁忙景象。此图内容洋洋洒洒,可与《清明上河图》媲美。画卷的引首篆题“潞河督运图”。

潞河又称北运河,督运,是指官员在河道中督察繁忙的漕运秩序,这是一幅记录清朝乾隆年间潞河漕运经济、商贸及民俗盛况的画作。此图绘有官船、商船、货船、渔船等各类船只共64条,河道两岸还有码头、衙署、店铺、银号、酒肆、民宅、粮仓等各种建筑,可谓琳琅满目。此外,《潞河督运图》中各种人物共计820人,极富生活气息。

《潞河督运图》从汪洋一片的张家湾画起,经由通州东关大街之东侧而北至通州税课司衙门,反映的地区绵延十余里。当时的繁华程度有诗为证:“清浅潞河流,常维万里舟,越罗将蜀锦,充满潞滨楼。”清清的潞河面上,常常行驶着几千艘船只,南方的织锦货物,摆满了潞河两岸的仓楼,《潞河督运图》是对通州当年经济、商贸、民俗繁华的写实长卷,历经沧桑,成为传世的国宝,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江萱,生卒年不详,镇江人,乾隆时期画家,善山水、风俗。在清代画坛上,他既不是画院派画家,也不是画坛上的领军人物。如果不是这张传世的《潞河督运图卷》,他很可能也就成为历史上众多默默无闻画家中的一员。《潞河督运图卷》使他得以立名于中国美术史册。

255 朱汝琳 草虫卷

鉴赏之五百七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六)

纸本,设色,纵28.4cm,横410.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长卷里,一共画了七十只草虫,各个栩栩如生,而且笔力细健,色彩雅洁,确实称得上是难得的写生佳作。卷末,画家自己书写的题记里面谈到,是在和文友们聚会的时候,兴致突发,才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此画,希望能藉它交换诗友的作品。

朱汝琳,生卒年不详,江苏上元人。乾隆年间画家,富收藏。其除了曾经在康熙五十年(1711)画了这件《草虫卷》以外,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参考资料。

256 尤诏 汪恭 随园湖楼请业图

鉴赏之五百七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六)

绢本,设色,纵41cm,横302cm  私人收藏

袁枚一生最大的贡献,莫过于成就了一个随园。这个昔日曹家园林,自袁枚改为随园后,不仅成为金陵的一个地名和一张名片,也成为文人逸情的代名词和心目中的一个向往。无论是随园老人,还是他的《随园诗话》和《随园食单》,以及随园里众多的女弟子,随园总是在有意和无意中,走进了文人的精神生活和灵魂世界里。随园真的不仅是一个园,而是一个时时焕发着人生朝气的文化意象。

在明清文化史上,女弟子的概念,犹如一枚图钉嵌入了文化的记忆,而随园女弟子更是明清时代女性思想和文化解放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回顾这段时光,心情尤为复杂。那些从深宅大院或贫民巷陌中走出的女子,因了文艺的启迪,她们的“性灵”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她们热爱书画诗文,希望拥有独立的文化人格。随园是她们灵魂的寄所,也是她们洗却风尘后的“请业”的处所。袁枚为了推介和彰显这些女弟子的文艺才华和创作业绩,不仅编辑了《随园女弟子诗选》,还主动为她们的诗集作序,并通过《随园诗话》对女弟子的诗作予以褒扬,最难能可贵的是请人绘制《随园女弟子湖楼请业图》,进行造势、捧场、宣扬,不遗余力。

《随园女弟子湖楼请业图》记录了两次湖楼诗会,前后参加诗会的女弟子有17人,近随园女弟子三分之一。举办诗会的湖楼,在西湖宝石山庄。它是随园老人的客居之所,其主人是袁枚世交孙嘉乐。图中涉及人物有随园老人及其侄媳和儿子、十三女弟子及仆人,包括后来补画的3个女弟子,共计20人。画作者尤诏,字伯宣,号柏轩,吴中著名画家,江苏太仓人;汪恭,字恭寿,号竹坪,安徽休宁人,客居常州,流徙江南,以书画为生。

举办第一次湖楼诗会后,袁枚请尤诏和汪恭二位画家合写《随园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并亲笔题跋,详尽记录女弟子的姓名、身份和姿态,有如历史档案。图中十三女弟子自右向左依次是孙云凤、孙云鹤、席佩兰、徐裕馨、汪缵祖、汪妽、严蕊珠、廖云锦、张玉珍、屈秉筠、蒋心宝、金逸、鲍之蕙,立于随园老人之侧是袁枚侄妇戴兰英,事实上她并未参加诗会。另外,图中的席佩兰、严蕊华、金逸也没有参加第一次湖楼诗会,而与会的张秉彝却未入图。袁枚于庚戌年作《庚戌春暮寓西湖孙氏宝石山庄临行赋诗纪事》,第11首自注:“女公子张秉彝、徐裕馨、汪妽等13人以诗受业,大会于湖楼。”或许因为张秉彝在女弟子不出众,不为随园老人所重,只好被人张冠李戴了。

举办第二次湖楼诗会时,袁枚请老朋友崔君参加,并补写了3位女弟子,枚在首跋之后又添小幅。袁枚再度跋:“乙卯春,余再到湖楼,重修诗会,不料徐、金二女都已仙去,为凄然者久之。幸问字者又来三人,前次画图不能羼入,乃托老友崔君,为补小幅于后,皆就其家写真而得。其手折桃花者,刘霞裳秀才之室曹次卿也。其飘带佩兰而立者,句曲女史骆绮兰也。披红襜褕而与之言者,福建方伯玙沙先生之季女钱林也。皆工吟咏。绮兰有《听秋轩诗集》行世,余为之序。清明前三日,袁枚再书。”

由上可知,《随园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并非完全写实,而是袁枚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为女弟子留存历史档案而已。事实上,它也确实为我们了解随园女弟子这个群体的形成、活动的范围、历史的影响等,提供了一个可观性的史料。

尤诏,字伯宣,号柏轩,长洲(今苏州)人。写真得陆春畦秘法,秀骨天成,与金启并为吴中首望。

汪恭,字恭寿,号竹坪,安徽休宁人,侨毗陵(今常州),尝居吴门(苏州)。山水虽泛滥各家,而於文氏一派尤为心契。高者追从徵明,次亦与文水(文嘉)、五峰(文伯仁)并肩。旁及人物、花鸟,无一不佳。乾隆五十七(1792)与尤伯宣合画《随园湖楼请业图卷》。

257 余省 仿刘永年茶竹雀兔图

鉴赏之五百七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六)

绢本,设色,纵35cm,横216cm  私人收藏

题跋:余省常熟人,乾隆初祗候内庭,善作花鸟虫鱼。曾受业于蒋南沙,得其动植之妙。是卷乃奉勅仿宋人刘君锡,本御藏之物流传民间,吾友吉瑞先生从北平海王村古市中购得。惜画身有损,即欲从装索予作跋,奚辱拱璧。漫书数语。

余省(1692-l767),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余殉之子。擅画花鸟、虫、鱼,尤擅画蝴蝶。师从宫廷画家蒋廷锡,亦供奉内廷,故得院体情致,并参合西法,色彩及光暗关系,处理恰当。传世作品有《菊石图》、《花鸟图》等。

258 余省 仿林椿花鸟图卷

鉴赏之五百七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六)

绢本,设色,纵31.5cm,横214.3cm   私人收藏

林椿,南宋钱塘人,孝宗淳熙年间曾为画院待诏。绘画师法赵昌,工画花鸟、草虫、果品,设色轻淡,笔法精工,设色妍美,善于体现自然的形态,所绘小品为多,当时赞为“极写生之妙,莺飞欲起,宛然欲活”。此图即余省奉敕仿林椿之笔画之。

题跋:松竹参差处,韶华酝酿中。子规犹未识,啼怨口流红。 如知春信至,日日报春来。遥指能消渴,残英已贴苔。 闲却平阳笔,幽林借一枝。仿佛金衣鸟,含桃欲咽时。 五月熟梅雨,三巴浣翠溪。无言类桃李,消得也成蹊。

259 严绳孙 夏日山居图

鉴赏之五百七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六)

纸本,设色,纵32cm,横179.5cm  私人收藏

此卷笔意潇洒气韵清超,其写芭蕉、梧桐、竹石、点染风华,何等天趣自然,非寻常山水布景不同可比。此图为康熙三十五年秋八月作,并自题识:万木林间结草堂,高人独坐世情忘。檐前焦影含新碧,窗外松风送晚凉。百尺苍梧遮曲径,千竿翠竹绕回廊。山居终日浑无事,诗酒流连引兴长。

严绳孙(1623-1702),字荪友,号秋水、勾吴严四,晚号藕荡渔人,生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无锡县胶山(今属东北搪乡)严埭人。6岁能书径尺大字。及长,以诗词书画闻名。20多岁时,抛弃举子业,游历于山水之间。康熙十八年以布衣举鸿博,授检讨,与朱彝尊、姜宸英被誉为“江南三布衣”。精书法,工分隶、楷书。山水深得董其昌恬静闲逸之趣。兼善界画楼阁、人物、花鸟,尤精画凤。亦工诗词。

260 徐璋 石星源像卷

鉴赏之五百七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六)

纸本,设色,纵42cm,横58.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款识,据卷后李世倬题语知此图为徐璋所作。图绘一老者坐于湖边大树下,左手踞地,右手自然置于膝上,身旁树根处置琴一张,丛树环生,老树枯枝间生出些许嫩枝,为画面增添了一点新绿。卷后有沈德潜、李锴、李世倬、介庵等题跋5则。题跋中以介庵所题最为重要,为研究此图的创作时间提供了重要信息。介庵题为一首集句诗,末识:“乙亥夏四月为石星源老友六旬大寿,介庵福集句。”此处明确了此图创作于“乙亥”年夏四月,即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系为石星源60岁生日而作。

图中人物置身于湖光山色间,环境自然清雅,又有古琴一张,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品格特征。人物面部刻画精细,衣纹用笔简练,颇具表现力。树木山水之画法亦极精到,体现出作者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徐璋(1694-1755后),清代画家。字瑶园,一作瑶圃,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为肖像画家沈韶弟子。徐璋在家乡学画时,十分刻苦努力,“遍觅缙绅家先代画像,酷意临摹,遂成传神名手”。始创用生纸画肖像,笔墨烘染虚和,得明曾鲸墨骨之法。兼画山水、花木、草虫,有一定功力。乾隆元年(1736)由织造图拉荐入画院(《国朝画徵续录》作康熙中祗候内廷),名重京都。不久离开宫廷。

261 徐璋 李锴独树图像卷

鉴赏之五百七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六)

纸本,设色,纵33.7cm,横5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为徐璋所绘李锴肖像。图绘一老者坐于树下,左手踞地,右手扶膝,面部皱纹堆累,一绺白须飘于颌下,一副老态龙钟之相,此即晚年之李锴。图中环境清雅,老人倚树临流,远景空阔,一派悠然闲适的生活情景。李锴晚年隐居盘山,室前有大树一株,其极为喜爱,作有“独树老夫家”之句,这是他以独树自喻,体现了其傲然立世的生活态度。

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将主人公与那株独树集中置于画面右侧,而左侧只有一条小溪和无尽的天空,留出了庞大的空间。这种构图对于衬托主人公的隐居生活情景十分恰当。画家重点表现的是人物面部,细腻的笔触,柔和的色彩,多层次的皴染,将一位老人的面部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极为传神。

李锴,字铁君,自号焦明子,清代铁岭人,隶属汉军正黄旗,出身铁岭名门望族李氏,为明太傅宁远伯李成梁后裔。清代著名历史学家和田园诗人,与同时文人戴遂堂、陈石间齐名,素有“辽东三老”之称。

262 佚名 花卉草虫图卷

鉴赏之五百七十三 <wbr> <wbr>中国历代绘画长卷 <wbr>· <wbr>清代 <wbr> <wbr>(二十六)

绢本,设色,水墨,纵 26cm,横176.5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集花卉虫草、果蔬水产于一卷,勾勒精细,赋色艳丽,为不可多得之工笔重卷。全图无款,画风接近元代钱选,但实为清人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