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热,人就特别容易上火 好不容易出门玩一趟,回到家就上火了 吃点烧烤火锅,口舌生疮还便秘,又上火了 一着凉,扁桃体发炎喉咙痛又痒,肯定是上火了 人又特别容易心烦,还会腰酸腿软、头昏无力…… 有时候,身体不舒服,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原因,很多人都会把它归结于“上火”。但其实,现代医学上都没有“上火”这一概念,那这“火”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对于常人而言,大多数上火和后天性的因素有关,比如:气候变化、情绪波动、高热量饮食、睡眠不足等,这些都能导致代谢紊乱、生理功能失调,进而出现“上火”的症状。 对于一些中老年或是体质较差、疾病群体,大部分的“火”是因为脾胃虚弱,不能很好的容纳摄入营养物质,从而导致消化不良,造成食积化热而“上火”。因此,这类人的上火,大多是吃多来的。 鸡、鱼、肉、蛋、奶等荤腥食物,煎炸、甜食等,中医讲的肥甘厚腻饮食,都是容易化火助热的。 “上火”,不能一概而论 平时老百姓一上火就爱服牛黄解毒、清热解毒口服液等,但为什么有些人不但病情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呢? 这是因为上火只是一个表象标证,不能一概而论。根据不同的上火原因,可分为“实火”、“虚火”两类。 在中医认为,“火”的产生,其实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被打破了。此时,有可能是“阳”的实力太强,出现了“实火”;也可能是“阴”的部分太少了,出现了“虚火”。 举个例子来说:人体就像是一口装了水的锅,阳就是锅底的柴火,阴是锅里的水。 实火就是添加了过量的柴火,火越来越大,锅就会发烫,锅里的水就会逐渐减少。 虚火是柴火不变,但锅里的水减少了,也会导致锅越来越烫。 因此,上火也要辩证祛火,一是要减少木柴,也就是清热;二是要往锅里加水,也就是补充津液。 那么,如何区别实火、虚火? 常表现为舌头发红,有明显的红点,舌苔厚腻、发黄。常伴有口干便干、面红耳赤、心烦易怒等症。 这类人易发口腔溃疡、生疮、便秘等症,平时容易感冒,特别是扁桃体肿大。 虚火过旺,舌头发红,但少苔或无苔。这类人常伴有口干舌燥、手脚心发热,有时两颧潮红,晚上睡觉又易出虚汗,还会出现消化不良、腰酸腿软,甚至头昏耳鸣的症状。 现代人饮食不节、喜食冷饮、生活习惯差、作息紊乱、滥用抗生素等,先天不足,后天消耗又多,很多都是阳气不足导致的虚火。 虚实不分,用药不对,反而适得其反 要注意的是,祛火药有甘寒药与苦寒药之分,两者的适用人群不同。 苦寒的清热解毒药,有黄连、黄芩、连翘、板蓝根、蒲公英等,适用于祛实火。 但久服这些苦寒药,很容易损伤脾胃。而脾虚伤气,人体正气不足就更易被疾病侵扰,平时一定要控制好用量。 老年人、体弱者、有糖尿病等慢病者,一般多为虚火,是阳气不足引起的,常表现为外面虚热,里面真寒。此时用大凉的苦寒药,寒上加寒,机体就很可能承受不了。 此时,更适宜用一些养阴清热的甘寒药,包括金银花、芦根、石斛等,既祛火又不伤胃,更安全。 虚火和实火,有时候也会互相夹杂着出现,让人更难分辨。因此,专家建议不论是什么火,最好都从虚火试着用金银花慢慢下火,以免伤了脾胃。 金银花,自古就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入心、肺、胃经,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能宣散风热,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感冒咳嗽等,均效果显著。 不论是实火还是虚火,金银花都是特别好的选择,小孩老人、冬天夏天能饮用。 临床上经常看到有些人同时出现口腔溃疡、拉肚子的情况,也有不少人反复上火其原因在于火旺只是表象,其根本病机在于肾阳虚和脾气虚。 一些体质较弱者、中老年人等往往伴有肾阳虚,肾阳虚除了会生寒,还可能阳气不足,导致气机瘀滞,阳气不能畅达全身,阴液化为湿邪热邪,就易生阴火。此时只有在益气温阳的基础上,推动气机的运行,再来疏散、降火泻火才会有效果。 蛹虫草,其功效可媲美冬虫夏草,可以说是最强的补肾佳品,能补虚损、益阳气,使气血运行更为顺畅,泻火也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更可贵的是:蛹虫草是唯一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避免出现反复上火等症状。 特别推荐: 堂方·金银花蛹虫草固体饮料 |
|
来自: 可爱的欢欢乐乐 > 《我是大医生(B丅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