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mp3 来自虫二笔记 00:00 03:48 记忆功能是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 科学家们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保持的时间长短不同,将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个保持阶段。并通过一系列实验,进一步将这两个阶段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永久记忆四种。 据说,正常人的大脑记忆能力,相当于1500亿台电脑(80G)的存储量。觉得记东西难,可能只是大脑困倦、精神不佳或者脑部病变等。 我们每天都要用的记忆功能与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但大脑神秘的记忆功能为何强弱悬殊就鲜为人知了!其实两千年前就已经有人发现了这个秘密!可崇洋媚外的我们却把本国的“经典”置之不理。 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认为:肾藏精,精生脑髓,精足则脑髓充而神旺,故意志坚强。年轻之人,体魄健全,精足气盛,因而多有较强的记忆力,且常具雄心壮志,老人及体弱者,肾精多亏,故易发生健忘的现象,临床治疗填精补髓是其重要方法之一。 《医碥·卷四》载: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脑髓盈满,则耳目聪明,精力充沛;脑髓空虚,可出现记忆减退。所以,补肾填精益髓为缓解记忆减退的重要方法。 唐荣川《医经精义》云:盖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作,髓在骨内,髓作则骨强,所以能作强,而才力过人也。精以生神,精足神强,自多伎巧。髓不足者力不强,精不足者智不多。 近年新编的《中医大辞典·基础理论分册》云:肾气充盛的人,动作轻劲而精巧灵敏,这是因为肾有藏精主骨生髓的功能,而且又因“脑为髓之海”之故;肾气盛则精神健旺,筋骨强劲,动作敏捷。 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就是此意。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充足,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若血虚,则神无所养,常会出现惊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病症。因此,补血对于提升记忆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血能生精,肾精又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质。鉴于对精、髓、血的研究,古人在探索记忆力减退时,形成了以下中医学说:
肾虚无以生髓充脑而致心脑失用,引起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可用朱丹溪的大补阴丸加减治疗。
脾、肾虚不能蒸化水湿、温煦推动气血运行,造成机体代谢障碍,导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蓄积,记忆力下降。用补脾肾兼活血化瘀、燥湿化痰的方法治疗。
善忘之症,因心窍之闭耳。心窍之闭者,由于心气之虚,补心之虚,舍人参无他药也。不用人参以补虚,惟恃菖蒲以开窍,窍开于一时而仍闭,又何益哉。夫开心窍尚君以人参,岂治善忘而反遗人参能取效乎? 严重影响记忆功能的疾病 老年性痴呆病变部位在脑,大多会引起记忆下降,只要随证治之,大脑的记忆功能可以基本恢复。 脑震荡伴随部分记忆丧失,据曹惕寅先生之《诊暇录稿》载,以单味代赭石重投缓服,以治脑震荡之法,用于临床,其效应若桴鼓。先后四、五例,投剂辄应。 生活不能自理的先天性脑瘫记忆功能一般会很低,有针对性的针药并用不仅能改善记忆功能,还能把患者治疗到生活可以自理的境地。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记忆能力,比如:用脑过度。大脑“日理万机”,任务繁重,消耗巨大,大脑产生疲劳状态,反应迟钝,也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健康人增强记忆功能的方法 1.注意集中。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合理利用生物钟提高记忆力。一天中什么时候人的记忆力最好呢?什么时候才是最佳学习时间呢?据生理学家研究,正常人的大脑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动规律:6—8点:机体休息完毕并进入兴奋状态,肝脏已将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净,头脑清醒,大脑记忆力强,此时进入第一次最佳记忆期。8—9点: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可以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10—11点:身心处于积极状态,热情将持续到午饭,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12点:需进餐,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饮酒,对下半天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13—14点: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精力消退,进入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一小时。15—16点: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精神抖擞,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以合理安排一些需“永久记忆”的内容进行记忆。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以持续数小时。17—18点:工作效率更高,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试验显示,这段时间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期。19—20点:体内能量消耗,情绪不稳,应休息。20—21点:大脑又开始活跃,反应迅速,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期(也是最高效的)。22—23点:睡意降临,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4.科学用脑。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5.巧妙饮食助记忆。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适当食用包含天然神经化学的物质可以增强智力,也许还能防止大脑老化。这些有助记忆的食物包括水果和蔬菜、脂肪含量较高的鱼类、维生素B等。 营养保健专家也发现,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对大脑十分有益,如:坚果、全麦面包、豆腐、南瓜、黑芝麻、黑米、黑豆、蛋类和肉类等。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和学生不妨经常适当选用。 6.运动健身可防止记忆衰退。一般情况而言,身体健康,爱好体育运动和热爱生活的人,精力充沛,学习力强记忆力当然也强,人们在锻炼身体时可以促进大脑自我更新。专家认为,长期的心血管锻炼可以减少因年龄增长出现的脑组织损失,可以减轻记忆力衰退。多项研究表明,要保持大脑活跃,只需经常运动。一周锻炼三到四次的在校儿童,在10岁或11岁时考试成绩一般都较高。经常走路的老年人在记忆测试中的表现要比那些惯于久坐的同龄人好。最新研究还反驳了人出生后就不能再产生新的脑细胞这种说法。相反,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实际上能促进新脑细胞增长。 7.多听音乐帮助记忆 。保加利亚的拉扎诺夫博士,以医学和心理学为依据,对一些乐曲进行了研究,发现巴赫、亨德尔等人作品中的慢板乐章,能够消除大脑的紧张,使人进入冥想状态。他让学生们听着节奏缓慢的音乐,并且放松全身的肌肉,合着音乐的节拍读出需要记忆的材料。学习结束之后,再播放2分钟欢快的音乐,让大脑从记忆活动中恢复过来。很多试验过这种方法的学生都觉得记忆效果很好。 8.背诵经典提高记忆。我们知道,人常常在看书和学习中甚至是休闲时会经常背诵一些名篇、成语、佳句、诗歌短文、数理公式、外文单词和技术要领知识吗?那可是锻炼记忆力的“硬功夫”呀。马克思青年时就是用不熟练的外文背诵诗歌,锻炼自己的记忆力的。每天坚持10至20分钟的背诵,也能增进记忆力。 9.家庭幸福心情愉悦身心健康防脑衰。大量社会调查早已证明,家庭幸福对学习者而言是提高学习记忆力必要条件,特别是相恋的人或夫妻俩人两情相悦的幸福感会使双方体内分泌激素和乙酰胆碱等物质,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大脑衰老。心理学实验证明,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人,记忆效果就好,反之则差。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呢? 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要客观地评估自己和他人。三要有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四要善于调控和转移注意力。五要积极参加公益的集体活动。 10.爱玩耍的人记忆力强,人的躯体活动能改善健康情况,促进新脑细胞增长,增强记忆,精神活动能减轻记忆力衰退。特别是那些爱玩爱活动的人们兴趣广泛,涉猎众多,知识面广,记忆也强。科学证明:爱好跳舞、读书、玩纸牌、学外语等活动项目并适当做这些项目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神经突触的数目,增强神经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巩固记忆。 影响记忆功能的因素 记忆的敌人——压力和不安 心理学家们曾经表示,适度的压力可以促进记忆力。轻微的压力比没有任何压力更能帮助人们发挥潜能。比如说升学压力过大固然不好,但是完全不当一回事同样也不是好事。物极必反,“人无压力轻飘飘”,同样也做不好什么事情。 有的人容易情绪紧张、不安,动不动就发出悲观消极的感叹,老是抱着负面想法的人很容易忽视生活中正面的、积极的因素,“忧郁”往往使人们陷于悲观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沉溺于过去,对于未来充满恐惧,这样的状态直接导致其注意力不断降低,集中注意力的功能也不断被弱化,记忆的能力当然日渐衰退。 熬夜会损害记忆。 有的人常常熬夜甚至通宵学习,效果反而不高。如果缺少睡眠,或服用能减少快速眼动睡眠的抗抑郁症的药物,就会出现疲劳、头昏脑胀、眼花心慌、食欲不振等感觉,导致警觉性差、情绪不佳、影响记忆力。大量事实证明,拥有充分的睡眠,保持清醒和睡眠的自然周期才是最可靠的能长久促进记忆力发展的好办法。要获得深度良好的睡眠,睡前最好避免饮食,不要做剧烈运动,也不要长时间看书,不要在睡眠前考虑太多问题,更不要依赖安眠药。 我们的许多灵感都是在酣睡后的早晨出现的。适度睡眠为记忆和创造提供了物质准备,尤其是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对促进记忆巩固起着积极的作用。2000年12月,美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发表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个新发现:考试之前熬通宵的人第二天反而记不住所需内容了。研究人员发现,在学习和练习完新东西后好好睡一觉的人,第二天所能记起的东西要多于那些学习完同样的东西后整夜不睡觉的人。 吸烟加速记忆力丧失。 很多研究者的结果都表明,人到中年还有吸烟习惯,记忆力受损更加明显。最新研究显示,烟瘾大的人,即一周抽上15根香烟以上的烟客,长久记忆与日常记忆都比常人差。 饮食损伤记忆 适量的酒精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疲劳,使身体活性化。但是,对记忆而言,酒精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饮酒过量不但会给生活带来种种麻烦,还会导致部分记忆的丧失。由于酒精对脑细胞的麻痹作用,很可能会发生暂时性记忆丧失。 当酒精在人体内被分解时,大脑活动所需的维生素B群就会被大量消耗,严重的酒精中毒会使神经细胞受到破坏,引发幻觉或神经错乱,更严重的,甚至导致精神分裂。 I 版权声明:○ 本文由求同存异编辑。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