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种逻辑说话套路提升你的表达力

 雅博学苑 2019-06-23


接触过很多「嘴笨」的朋友,他们普遍反映,和别人沟通某个事情时,明明心里知道,可很容易词穷,不知道怎么说得比较有内涵,感觉说着说着,就会语无伦次,自己把自己说乱了,或是对方抛出一个质疑,反应很慢,半天不知如何回应,可回到家才想明白,其实自己可以用某种方式答复。

或者是羡慕那些口才好的人,可以随便什么话题都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头头是道。

有个小故事,一个食客到饭店要了一只鸡,但没吃,让服务员换成鱼,吃完鱼后直接走人,被服务员叫住问要钱。

那食客说:要什么钱?

服务员说:你吃了一条鱼。

食客又说:鱼是用鸡换的呀。

服务员说:那鸡呢?

食客又说:我没吃鸡呀。

服务员说:你是没吃鸡,但你吃鱼了呀。

食客又说:对呀,鱼是我拿鸡换的呀。

服务员说:那鸡呢?

食客又说:鸡我没吃呀。

服务员就被食客给绕晕了,又说不出食客哪里错了。

其实是服务员没搞清楚这个吃饭和给钱的逻辑,其实只要服务员说,来饭店里吃了东西就要给钱。

凡此种种的表达能力不足的状况,皆是缺乏有效的表达逻辑能力,或是缺乏理清事物逻辑结构的能力。

那我们如何解决表达缺乏逻辑的问题呢?

每次都想说清楚,同时想说服对方。可事与愿违,最后还闹得不欢而散。

其实,你只要掌握了简单有效的逻辑表达方法,就可以提高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不好的人经常会被别人批评,说表达力太差,听不懂。那所谓好的表达能力,其实就是你说话有逻辑,而这个逻辑就是一种说话的套路。可以快速组织语言和逻辑,并能让对方一听就懂,不会产生误解,更容易说服对方采取行动。

这里介绍三种逻辑表达技巧给你,可以一学就会。

1. 5W1H逻辑表达法

很多人叙述一件事情缺乏逻辑,让人感到不知所云,其实是在陈述事情时的内容元素不够完整,或是逻辑顺序混乱,听众缺失重要信息,所以才导致听不懂,不明白,很懵逼。

其实,只要你在表述一件事的时候,能尽量涵盖5W1H元素就能让事情表达清楚。

5W1H,分别是Who(人物)、Where(何地)、When(何时)、What(做什么,是什么)、Why(为何)、How(如何做)。

顺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颠倒,但又不能太乱。

比如,正常逻辑顺序一般是Who(人物)要放在最前面,然后才是地点、时间、事情。但如果,你不先说是谁,先说做什么,怎么做,可能会让听众产生歧义,有可能同一件事情,换不同的人做会让意思差别很大。

例子,领导问你某某产品做得怎么样了?

你可以这样说:我们小组(Who)根据之前制定的计划,已完成到一半了,并同时在多个渠道平台(Where)进行了数据测试(What),为我们团队加速研发提供了大量有用数据,加上沟通效率与配合度高(How),预计可以提前1个月(When)完成项目。由于此前另一个项目也很急,现在项目进度如果顺利提前完成,也能让团队尽快投入到拎一个项目的开发上,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收益(Why)。

一句话,就把相关要素都涵盖了,让对方一次性了解所有重要信息,沟通一次到位。

2.三点神逻辑,超有说服力。

你表述一件事,尽量用三个要点说完,会比较显得你说话有条理,一般口头表达,你能脱口而出说三点,容易让人感觉你表达的观点很有说服力。

为什么是三点呢?

因为三是普通人最容易记住的数字,太短显得不够丰富,太多显得冗余。人类的短期记忆,比较容易能记住三件事,超出三件事较为容易忘记。这也就是为什么「三」这个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被用到,比如,很多电影都是以三部作为一个系列,魔戒三部曲、星球大战三部曲,黑客帝国三部曲。很多名词都以三开头,三个火枪手,三国演义,三顾茅庐,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打白骨精,三刻拍案惊奇,三言二拍,三笑姻缘,三侠五义,三字经等等数不胜数。

三代表着稳定,三代表着可靠,三角形会给人一种很稳定的感觉。

所以,你在发表观点时,一开头就告诉大家,以下内容有三大点,可以让人感觉你很有自信。

举例说明:上司要你对一个任务提出一些建议。

你可以脱口而出,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这样,有三个方面。

第一点,这个事情涉及人员是如何如何的。

第二点,需要合作方提供某某支持。

第三点,需要在这个任务设置时间期限。等等。

把一件事情涵盖的信息,尽量拆分成三个内容,依次说出来,就既显得你很有条理,又有说服力。

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如果你日常不做这方面的训练积累,遇到复杂的事情,要快速进行高度概括的适合,你无法马上用出来。

日常你可以这样训练,比如,你要和同事或上司沟通你接下来要做的一个项目的内容。

你可以把涉及和这个项目有关系的问题列出来,并用2,3句话解答,反复刻意练习。

(1)这个任务的难点是什么?

(2)这个任务需要什么资源配合?

(3)这个任务需要给你多少时间?

从今天起,你每天都去思考你今日要做的工作内容,以及要和同事沟通的事情,按照这样的方式如此这般的积累,当你训练一个月后,很快就会熟练这个技巧。

3.三级说服金字塔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说服别人用的方式,无非就是这三种类型的语言:利益、逻辑、情感。但大部分人都只用到了单一方法,收效甚微。

想让对方愿意听我们的想法,并能说服对方采取行动,可以用「三级说服金字塔」。

由于不同的人,对这三种类型的需求不同,可以针对性的侧重偏向其中一项,同时配合其他两项进行混合使用。

由于一般人只会利益、逻辑、情感中的一种,同时在没有了解对方性格偏好的情况下,用了不对胃口的说服类型,效果自然差强人意。

这里推荐柴静曾经轰动一时的雾霾演讲《苍穹之下》,这个研究有效综合说明这个方法的为例,

演讲开头,用一个母亲对孩子健康的担忧作为开场,引发情感共鸣。

演讲中间,用逻辑说明,是大量不合格的燃煤和燃油导致的碳颗粒排放到空气中。

演讲结尾,用利益引导大家,只要普通人跟着做诸多容易事实的行动,就能换来干净的空气。

同时使用三种说服逻辑,一网打尽了不同人的心理,影响到最大公约数的人群,还引起了一波网络讨论和朋友圈刷屏。

当时我看完演讲,立马上淘宝买了二十个带过滤功能的一次性口罩,之后过了三年左右都没用完。

最后,

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技术知识,85%靠口才艺术。

所以掌握有说服力的表达能力对你能否成功至关重要。

缺乏逻辑表达能力,日常生活闲聊没太大影响,而你要说服某人,按照你的期望去行动就很难。

以上三点是很容易入手的基础套路,希望可以为你打开提升表达能力的一扇新大门,从此不再嘴笨反应慢。

END

如果你想加入心理学人的专属社交圈,请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微信公众号,国民心理健康同城社群正全国招新中!与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一同前行。

国民心理健康网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心理行业助推平台。以“为国民提供优质心理服务,促进人类健康与幸福”为使命,以“政产研学用”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数据”为基础,依托国家级专家智库,通过国民心理产业联盟、产业基金、慈善基金、产业园等,集聚学术、资金、技术、项目等各方面的优质资源,支持心理机构、产品与项目落地,推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国心理行业发展。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转发内容仅作信息分享及参考,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gmxljkw),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