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可以这么理解。晋人“尚韵”宋人“尚意”。其实只是一种表现手法而已。与时代的审美无不关系。风格是通过技法技巧以及笔法的应用来体现的。中国古人发明毛笔是非常有智慧的,我感觉非常神奇。同样是毛笔能写出风格各异的作品来。你看篆书,隶书,草书,魏碑等用同一支毛笔完全可以写出来,但是用笔技法技巧是不同的。从而形成不同的风格。“尚韵”“尚意”也是不同的风格当然手法也有区别的。 我们就拿王羲之与宋徽宗比较一下。他们具有代表性。王羲之的这几个字几乎每个字都是独立,每个点画每个线条,起笔收笔,通过他的手法能把每个字写活了,每个字神态十足,韵味溢于言表。每个字实与虚,笔断意连,每个字都很险却能做到每个字平正。让你不得不佩服他的高超精湛的用笔技法和他对每个字的神态结构掌控的游刃有余。风格与个人的审美肯定有关联的。由于在当时王羲之的书法非常受人喜欢,许多人临摹学习他的风格从而形成晋人“尚韵”。 宋徽宗与米芾非常有代表性。宋徽宗的《千字文》与怀素大草《千字文》韵味相差非常明显。每个笔画写的很实,尤其是米芾他的折写很标准,折就是折,他不像王羲之写的折,王羲之写的折是折中有转,转中有折。所以王羲之的书法看起来很圆润。你看米芾的书法很少写圆润的。他的折就是写的标准,折角很分明。典型的“意”很十足却少了“韵”。宋徽宗的《千字文》很少出现败笔,每个字写的很实,与怀素的《千字文》却少了“韵”。整幅字给我感觉写的很实每个笔画写的很到位。我们从三点水说起。《千字文》中出现许多字有三点水。宋徽宗写的三点水,与怀素写的三点水。“韵味”一看便知。宋徽宗的三点水写的也非常美,但与怀素三点水却少了韵味。怀素三点水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你能体会到险绝所以很有韵味,回味无穷。宋徽宗三点水写的实在,典型意味十足。大家可以去对比一下。 所以书法的风格与审美与个性与你的功力与你的悟性是有直接关系。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我是江上人随便说说而已!望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