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意疏密

 航行大海靠舵手 2019-06-23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而形成的,它不是一个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意象的有机结合,它是一种充满着审美意蕴的境界。因此,诗人在创作时,不但要善于捕捉典型“形象”入诗,而且要“随物赋形,敷色设彩”,渗入审美情感,形成审美意象。那么,应该由多少意象来构成意境呢?这就涉及到意象的疏密问题。一般来说,疏密有致是诗人们追求的目标。

疏密有致,原指园林的布置或布局既有稀疏浅淡处,也有茂密浓重处;也形容物品摆放或绘画作品布局合理,很有规律,容易产生情趣。诗歌的疏密手法,主要是指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密度小者为疏,密度大者为密。疏者大笔勾勒,重在传神;密者多为工笔细描,重在铺写渲染。疏利于写大景,密利于写小景。在古代词、曲中,一般来说,婉约者较密,豪放者较疏。

由于古代诗歌的篇幅相当有限,而作者又希望在有限的篇幅内承载更多的意蕴,这就会促使诗人对于意象密度的追求。假如诗句或诗篇中包含的意象较多,也就是意象的密度较大,它所承载的意蕴就越丰富,或者说所传达的信息量就越大,如此就更能达到言约意丰的效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各用五个字营造了三个意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只把六个意象连缀成句,除此之外不着一字,意象密度高却是干净利索。除了“鸡声”之外,五个意象都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可以称为视觉意象。在万籁俱寂的清晨,响彻远近的“鸡声”则是动人的听觉意象。它们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极其生动、丰满的早行图景。句中虽无一字直接抒情,然而早行的辛苦、心境的寂寞皆渗透在这些物象之中,读来令人恻然心动。如果不是意象如此密集,恐怕难以在寥寥十个字中表达如此丰富的内涵。


诗歌艺术妙在灵活多变,如果全篇各句密度都很大,那就难免“浓得化不开”,以致读者感到疲劳,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后人的赞扬之词甚多,但是它也招致了一些贬议,原因正是由于此诗意象过于密集。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从而显得堆垛、板滞。一般说来,同类的意象过于集中会产生繁沓、重复的弊病,还会给读者带来类似审美疲劳的厌倦感,从而招致批评。


所以,疏密搭配十分要紧。很多优秀的诗歌中,诗人们往往采用疏密结合的手法,构成一定的意境。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句:前两句“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每句三个意象,显得绵密急促;后两句“落木”“长江”,每句一个意象,显得意象稀少而疏阔。从美学角度看,因为密产生了一种紧促感,疏产生了一种弛缓和开朗感,一紧一缓之间,给欣赏者带来了心理的愉悦。而作者营造这一密一疏的艺术形象,又将秋天特有的景物放于宏大的背景中,相互映衬,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诗歌中间四句意象密度都不小,但是它们所展现的是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句中的意象均呈流动之姿,故毫无板滞之弊。此外,首联与尾联的意象密度较小,而且全诗顺着时间的次序逐步推进,意脉非常流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