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 | 京津冀异地门诊将直接结算!报销待遇确定

 板桥胡同37号 2019-06-23
京津冀异地就医

为满足三地群众对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的迫切需要,今年初三省市开展深入沟通协商,积极推进京津冀异地就医向更大范围拓展延伸,决定签署《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6月22日,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津举行。

这一协议的签订有利于解决三省市群众看病垫资和跑腿报销问题,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有效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那么

这份合作协议

具体都包括哪些内容?

今后

会给百姓看病就医带来哪些方便?

一起来看▼

《京津冀医疗保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围绕异地就医住院、门诊直接结算,医药产品集中采购和医疗保障协同监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主要包括以下合作内容:

推动医保定点信息互认

京津冀三方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为基础,稳步扩大备案医疗机构数量,强化京津冀三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工作,逐步实现三地定点医疗机构全部互认,协同管理。

推进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一是逐步扩大覆盖人群。先行将异地安置退休、异地长期居住、常驻异地工作、异地转诊四类人员纳入试点范围。按照国家要求,结合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的工作特点和就医需求,逐步扩大覆盖人群

二是深入推进异地住院、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河北省从北京市、天津市异地住院备案定点医疗机构中,选择医疗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群众普遍认可的数家医疗机构作为深化异地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单位,试行取消异地就医患者增付、报销比例降低等政策,实现与本省医保报销同标准,同待遇。京津冀三地应从已纳入国家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定点范围的医疗机构中,选择有意愿的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异地就医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定点范围。报销待遇按照参保地标准执行,报销范围按照就医地规定执行

三是提升信息化支撑。探索依托国家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平台,改造提升京津冀医保信息系统,推进三地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探索优化备案、异地就医等流程,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方便群众异地备案、就医取药以及支付结算。

加强医药产品集中采购合作

一是加强药品集中采购联动,推动药品价格有序衔接。

二是加强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联动,继续扩大医用耗材联合采购范围,进一步降低京津冀患者耗材费用负担。

三是加强医药采购信息联动,建立信息通报机制,重点通报药品价格和医保支付标准等信息,逐步实现三地药品价格协同联动管理,减轻群众费用负担。

推进三地医疗保障协同监管

强化医保监管协同合作,建立异地协查工作机制,提升智能监控管理水平。


记者 | 万福念

编辑 | 马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