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现在大家去看中医时,十有八九中医医生会说你湿气很重,甚至很多人即使不去看医生,自己就能诊断自己湿气重,感觉自己晨起口腔粘腻,身体沉重,手足湿疹脱皮,大便黏马桶,舌苔厚腻,通常来看病刚坐下就会和医生说自己湿气重,要除湿化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大多数人的身体都是“梅雨天气”,湿气弥漫! 我临床也发现很多人体内的水湿都偏重。估计很多人都很奇怪,为什么湿气这么重呢?这其实是我们的生活习惯所决定造成的!大家都不运动了,都开车,开空调,喝冷饮,多思虑,当然会导致体内水湿严重了。那么,水湿重会有什么表现呢?下面,我讲述一个症候,这个症候就是水湿严重导致的,我管这种情况叫:“乌云蔽日”。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图像:雾气越来越重,最后居然遮蔽了太阳,导致天空一片阴暗。这个图像大家可以记住,然后对照我们身体。我们身体中的太阳就是心脏,如果水湿严重,遮蔽了太阳,那就是水湿之气影响了心脏的运行。在中医里面,心脏为阳中之太阳,居于胸中,震慑下焦之水寒,如果心脏的阳气受伤,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是心阳被伤到,比如使用了不恰当的药物伤害了心阳,也有可能是水寒之气太盛,遮蔽了心阳,不管原因如何,总之是我们身体中的太阳,被乌云给遮住了!所以,中医有“温阳化湿”的概念,阳光明媚,阴霾依然!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理解“湿气”,我再举个例子!很多孩子总是流清鼻涕,流口水,这也是所谓的“湿气外露”,就好像秋天的霜降,傍晚的露水!霜降露水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天凉了,人体如果凉了,就会流清鼻涕、流口水。那怎么办呢?晒晒太阳就好了!白天阳光一照,露水呀,霜呀,自然就没了。中药家族有很多类似晒太阳的药,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桂附地黄丸,桂枝汤等都属此类,这类药就如同人体内的小太阳,可烤干人体内的寒湿气,流清鼻涕、流口水自然就消失了! 然而,阳气和湿气其实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就和我们看到的天气一样,当雾气重的时候,遮住了太阳光,我们看不到太阳,因此温度降低了;那么,当太阳光充足的时候,也会把雾气给散去,比如到了中午的时候,一般雾气就散了,到了傍晚的时候又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