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资的世界非常像武侠小说,最重要的不是技术,也不是学历,而是人品。一旦人品出现问题,武功/技术功力越强,对社会和自身的破坏力反而越大。 金庸在《笑傲江湖》写到“剑宗”和“气宗”关于武术正统之争:到底是先练“剑”,还是先练“气”?在投资的世界里就是先看“价格”,还是先看“内在价值”。我个人认为其实这两者是很难完全分开,也很难分高下。 投资理念VS投资技术:王度庐的《卧虎藏龙》里有一个情节,玉娇龙的师傅——碧眼狐狸偷了武当派秘籍,但她不认字,看不懂剑诀;而玉娇龙识字。玉娇龙从八岁开始和碧眼狐狸习武,她看得懂剑诀,所以进步飞快练;但她没把剑诀告诉师傅,后者始终无法得武当派真传。 武功秘籍里的“剑诀”,对应交易上的“投资理念”或“投资哲学”。 每一个投资流派都要有自己的投资理念去驾驭那些招数,不懂理念只会招数的话,很难发挥真正的威力。 落到“宏观对冲”上,虽然有很多种招数,但核心理念一定是“人的价值”。观察社会,最后观察的都是人,不管机构的行为还是整个宏观经济的驱动运转,最后都要落实到对社会的基本元素——人大众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上来。如果不关心(底层)大众的生活,很难深刻地理解这个宏观经济或世界运转。 2 交易跟个性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看,一个是交易个性,另一个是个性交易。本人从小语文不好,拼音学全都是成年之后,姑且就这么去做个分类。 交易个性,就是你的交易中充斥着很多自己的个性。比如崇尚“宜将剩勇追穷寇”的人在交易中更喜欢高举高打,机会来了,火力全开;而崇尚“小心驶得万年船”的个性,就爱讲究细水长流、积小胜为大胜,喜欢四平八稳。一刚一柔,颇有少林武当之别。 个性交易,是另外一个概念——交易者独辟蹊径,此风格的交易者甚少,其所使用的交易策略、逻辑思路独具一格,甚至被局外人视为神秘的存在。比如随着T+0制度下衍生出的日内高频,当时来说就是个性交易,代表人物日内秒单。又如当市场主流宣称要顺势而为的时候,这种言论所主张的交易重心是扬长,信奉的是“风劲驶满帆”,而这个时候有一种交易考虑的是避短,考虑的是风险回报比是否合理,亏损的空间和盈利的空间谁更优化,寻求的是在安全边际下谋求回报——代表人物冯柳。在2018年资管界泥沙俱下的情况下,冯柳管理产品如一股清流获得了很好的逆势生存能力使得个性交易获得关注。 3 期货盈利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让投资者发生亏损的原因却往往逃不过逆势与止损不及时这两样。容易造成逆势与止损不及时的心理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过于计较持仓成本 二、理由还是借口 三、愿望被视为是权力 四、“这一次”例外 五、长线短线的互换 4 大多数投机者在证券市场上失败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自己人性上的盲点毫无察觉,他们多次掉进同一个陷阱中。主观、扭曲的智力。大部分情况下,智力受意欲的操纵,尤其在你涉入你的情感和愿望的情况下,相信这样的智力就等于相信一个瞎子的眼睛。 就我们目前的内在而言,我们还没有一个中心,我们的内在是由很多不同甚至相反的部分拼凑而成,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在叫嚣,我们的内在是一个乌合之众。我们常常做出一个决定,但很快又后悔了,因为没有一个中心能够做出真正的决定。一个人无法承诺,因为他的内在有很多相互矛盾的东西各自为政。我们有时无法入睡就是因为各种矛盾的思想在头脑里不停地撞击。 为了避免被市场冲击得散了架,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内在而言,我们首先要在整合自己的心态上下很大的功夫,外在的方面则需要有一个完整和相对固定的交易策略和方案。 5 人和人的距离,到底是怎么拉开的? 有人说,是因为选择,选择大于努力,要紧跟趋势。有人说,是因为努力,人生会面对无数的选择,但只有努力才是最根本的底色。有人说,是因为能力,努力不一定有效果,关键还是能力的提升。 这些答案,貌似都对。但问题是,现在很多90后甚至00后,短短几年时间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你说TA比你努力?你上班从来都是996。你说TA选择对了?你也一直在紧跟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大潮。你说TA能力比你强?这一点连你自己都不会相信。到底是因为什么?选择、努力、能力……这些看似重要的原因,其实都只是比较表面的解释。支撑你选择、支撑你努力、支撑你能力提升的,最根本的内核,是你的观念。观念不同,即使面对同样一个事物,看到的东西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普通人看见树木,高手看见整片森林。 史铁生说过一句话:人与人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头猪之间的差别,是恒定的、可量化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则会大到完全超乎你的想象。 事实上,我们都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只是偶尔会有交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