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张勰 2019-06-23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盛会已经过去十年多了,而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里的雕塑作品,作为奥运会的宝贵财富,作为那次世界盛会的见证被保留了下来。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如今,这些中西结合、古今交融、造型独特的雕塑与周围的奥运设施交相呼应,共同构建成了北京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一道亮丽迷人的风景线。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1】《两个人的世界》

作者朱尚熹。这是一件具有实用功能的公共艺术作品,两对情侣相拥对坐在同一条“悬空的条凳”上,世界对于他们仿佛已经消失。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2】《梦》

作者段海康。梦中的舒展凝聚为生命永恒的瞬间。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3】《棋事·映像》

作者马强。以中医人体穴位和围棋为设计元素,将两个秦代造型的男女和现代元素鼠标相结合,中西合并,古今交融。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4】《时间之墙》

作者朝野浩行(日本)。孔洞设计是这件作品的重要元素,它以一种穿越的力量与花岗石一起,表达了太空和时间的神秘和永恒。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5】《大花马》

作者胡冰。西北风格的大花马。作品吸收了传统淘器的造型特征,采用山西民俗艺术语言,与儿童形象的质朴、率真、童趣浑然一体,宛如笑声、马蹄声、铃儿声从遥远处渐渐近来……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6】《镜像》

作者赵莉。枫叶红花岗岩石雕刻的机理变化以及与不锈钢镜面的镶嵌组合,把坚硬与柔软,持守与变异,映现与消失,当下与隽永等一系列耐人寻味的哲学命题表达得生动而时尚。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7】《雨》

作者房中明。作品用具有装饰性的金属雕塑语言,表现了一群在雨中嬉戏的少年。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8】《永恒的运转》

作者李象群。在铁饼的永恒旋转中我们体味人生追求的永无止境。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9】《共同》

作者卡洛琳·拉梅斯多芙(奥地利)。7片石头象征着地球南北两极之间的七块大陆。它们以通透和谐的方式被置放在一个象征中国的共同基座上。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她对世界整体性的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期待。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10】《志愿者纪念碑》

志愿者的微笑是奥运会最好的名片。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11】《和》

作者德文·劳伦斯·菲尔德(美国)。作品用一条S形曲线将圆环分为两个部分,表征出中国文化阴阳相荡,和谐圆满的价值理论。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12】《蹴鞠》

作者钱步辉。把民间皮影转化为现代雕塑来表现古代“蹴鞠”——一种非常接近足球的体育运动。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13】《快乐运动》

作者程俊华、张文霞。通过一位用拉力器锻炼的人表达,运动是快乐的。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14】《彼岸》

作者汉克·维希(荷兰)。彼岸以一种北欧童话式的雕塑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历程的终极关怀。有点遗憾,腿上的帆船歪了,管理部门怎么不修一下呢。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15】《弧面渐变》

作者阿布杜尔·马萨利比·穆萨(马来西亚)。双向弯曲,流畅过度的弧面表达了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彼此包容和相互依存的优美运动。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16】《海风》

作者章华。风从海上来。海风吹来,落日的余晖照在少女的身上,长发飘飘,多么浪漫的傍晚。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17】《行云流水》

作者张玲郗。镜面不锈钢反射出周围的环境和天光,形成一种“行云流水”、“波光潋滟”的东方情致。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18】《明眸皓腕》

作者易乐平。贵族绅士的运动在中国女性的手中焕发出别样的情趣,体育是无国界的人类语言。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19】《空间联系》

作者比雅特·克林穆勒(瑞士)。两个圆环以微分几何式曲线构成优美的空间关系和丰富的观赏视点。人类,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彼此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共同体。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20】《生命方舟》

作者赵萌。这是一只镂空的方舟,有机的结构中承载着一份青铜的悠远与生命的坚韧----它是拯救者还是一个象征或寓言?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21】《韵律》

作者王培波。丰富的有机形面组合成彼此联系的统一体,构成对自然生命轮回转化的轻音乐式抒情表达。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22】《构筑》

作者黎日晃。两个完全相同的几何形彼此穿插构筑成一个简约有力的整体。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23】《接触》

作者乔治·瞿帕雅(塞尔维亚)。方框中两个不同的抽象形体形成亲密接触——它是一个象征:只有通过接触才能消除隔阂,并呈现出差异的美丽。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24】《晨妆》

作者程兵。夸张变形的手法,将少女清晨抽象的临镜梳妆,渲染成了酣畅淋漓的生命陶醉。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25】《祥》

作者马辉。现代的抽象雕塑语言, 古典的中国诗词意境, 明月山岚,清泉石上,鸣禽还巢,坐看云起……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26】《环的律动》

作者绪方良信(日本)。同心展开的五个波浪形圆环构成无限涟漪的意象,寓意北京奥运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27】《奇遇》

作者约翰·阿特金(英国)。不同的形体,同样的质地,使人联想到兄弟、恋人或夫妻,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相遇都是奇迹,我们应该怀着惊喜与感激。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28】《圣火传递》

传递友谊、和平之理念。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29】《福娃》

十年过去了,“北京欢迎您”鱼贝贝、大熊猫晶晶、奥林匹克圣火欢欢、藏羚羊迎迎、燕子妮妮依然光亮如新。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首都北京——鸟巢广场的雕塑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雕塑作品共有近百件,以上只是一小部分。这些雕塑作品多出自国内外雕塑名家之手,是奥运会留下的宝贵财富。它们与奥运场馆一起,成了北京亮丽的特色名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