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绘本 | 遇到旗鱼王

 卡卡2FM4 2019-06-23
欢迎来到喷火龙的领地!

近期参加了一场关于图书出版的论坛,无意间与一本台湾原创绘本邂逅,内容与近期考虑的问题不谋而合,所以开始了对台湾原创绘本的关注。接下来三次更新,打算以三本台湾原创绘本为话题,欢迎大家关注并批评指正。

【特别声明】因为这三本绘本均未在内陆正式出版,为保护原作者的版权,以故事为主,呈现的画面仅为辅助。

九月的台北还不算热,在近北回归线的海洋气候下,早晚虽有一些微风,不过中午的温度还是让人印象深刻。伴着热浪,冲进报告厅,参加两岸图书出版论坛交流图书的未来。

来自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的高层管理张雪梅女士,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在图书与新媒体开拓的一些做法,她举到2012年的一个案例。

这是一本台湾作者原创的绘本,张女士没有介绍图书的内容,只是播放了一段视频,让我们直接感受这本书的力量。

1


书名为《旗鱼王》,影片开始并不起眼,似乎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但是随着情节展开,配合音乐,顺着张女士的介绍,我被深深吸引,随后搜索了相关资料,大致了解《旗鱼王》的故事内容:

天刚破晓,顺福二号出港了,黑仔是第一次出港,他很喜欢海豚。一起出发的还有顺伯,他是著名的镖鱼手,但年纪大了,他希望孙子黑仔成为镖旗鱼的第一好手。

要入冬了,风强浪大的恶劣环境里,正是旗鱼出没的季节。但因为顺伯依然坚持维持古老的镖鱼技法,所获的鱼量自然比不过别人,所以船上只剩下他们俩。

搜寻了大半天,眼看着旗鱼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少,顺伯的眉头皱紧了。这时候,三点钟方向,黑仔拉开喉咙大吼,顺福二号像长刀一样咆哮转向。

就在黑仔掷出镖枪的瞬间,一个巨大的黑夜却破浪而出,超过6米的身影,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旗鱼吧。

这个大家伙不但机灵而且彪悍,不时向船体猛撞,黑仔已经精疲力尽,原本28公斤的镖枪像82公斤一样。

讨海40多年的顺伯既兴奋又害怕,能碰到这样的对手,感到心脏与血液强烈的脉动,细胞似乎全部张开了,眼睛闪烁着光芒。

经过对垒多次,他重拾当年的勇气,准备向旗鱼王发起最后一击,而黑仔在水中看到了一群小旗鱼,那不及手掌大的小旗鱼正是旗鱼王所保护的,乘着旗鱼王来不及回旋,黑仔赶紧浮出水面,向顺伯讲述了水下的情形。

顺伯与黑仔放弃了,他们看着远方旗鱼王激起的浪花,尽管一无所获,但是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祝福这群小旗鱼能够安全成长,祈祷未来有更多的旗鱼活跃在这片海洋。

这是个曲折起伏又让人思绪万千的故事,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状态,一些复杂的问题扑面而来:环境保护、急功近利、尊重生命……

很难得,这还是一个本土原创的故事,让我深深认同张雪梅女士的观点:纸质图书阅读应该注重无形的交流和有形的呈现,内容应该有触碰心灵深处的情感才能获得真正的文化价值。

就以童书而言,我们是否完全可以先讲一个好故事,再说故事里是什么,甚至不用告诉孩子里面有什么意味。一本好的童书,首先是好看、有趣;一个好的故事,首先应该符合孩子的内心。进而,我们并不用惧怕给孩子复杂的故事,而只需要恰当的表达方式。

2

回到书的主旨,“选择放弃远比坚持到底,需要更大的智慧与勇气。”这句有着哲学意味的话,让我们摆脱了放弃就是失败的等价关系,而为坚持梦想描绘出更深一层的解释。

所谓坚持,到底是在坚持什么,放弃,又是为了什么而放弃?

顺伯的坚持是传统的捕鱼技法,放弃的是现代技术捕获的数量,他希望黑仔成长,但又让自己与黑仔处于数米高风浪中的搏命危险中,他重振自己的雄风与旗鱼王对抗,证明着坚持的梦想,而放弃,放弃了对无名胜利的追求,放弃后却得到了胜利之外的成就与快乐。

或许,世间的事情都有两面性,得到一些就会失去一些,不过反过来,失去一些或许也是得到,如果能放弃一些所谓的进步,有时候确实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不仅仅会更确定自己的位置,也更明白前进的意义。

给孩子讲通这些,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但就我们的努力而言,我们也像顺伯一样,从年轻开始不停地奔赴,希望给家庭一个美好的未来,也激励着孩子努力成长,鼓励孩子去坚持自己,有梦想有追求,甚至替代孩子去设计他的人生。我们努力了,孩子也努力了。

但我们还是需要一个空间,静下来想想,我们给自己和家庭设定了一个怎样的未来,这个过程里我们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或者不管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我们会感受到成就和快乐吗?

就像与孩子读书,我们的本意应该只是想安静地与孩子一起读读书,给孩子讲好玩的故事,一起享受故事的乐趣,就算不去告诉他什么是梦想,什么是坚持,什么是放弃,我们只是陈述,只是表演,只是玩着讲,但环绕在故事里的传统,那种人间正道,那种温情脉脉,就会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这比不停地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要高明得多。

或许我们只是浮在了生活的表面,而并没有紧贴这个世界上于我们最重要的一部分,就算是自己的内心我们也并不在意,很多事情并没那么困难,有时候简单的生活或许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3

论坛结束后,与一位台湾友人聊天,他介绍台湾的一个原住民民族叫达悟族,他们与海相伴,打渔为生,有精湛的打渔技巧,可以用镖枪猎到飞鱼,但是族内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他们将鱼分为“女人鱼”和“男人鱼”,“女人鱼”就是肉质细腻鲜美的鱼给女人吃,而“男人鱼”则是将肉质干涩粗厚的鱼给男人吃。他们遵循“只取其所需,而不加以捕杀”的原则,在每年的三月至六月,除了飞鱼之外,不捕其他鱼类,如果捕到,也要放掉。打来的鱼用盐腌制,但超过三个月就必须全部扔掉,还有绝对不吃烤鱼等习俗禁忌。

工业化的冲击何止是山区深处的少数民族,对于整个世界带来的固然是进步,但它也是双刃剑,我们只能在更好的生活中去努力保存一些留存的本色,试图更多地保护陪伴人类一起的环境,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显而易见。

《旗鱼王》的作者李如青先生在题为《当海洋的猎者成为守护者》的序文中写道:“人性的贪婪,让我们在天空、在山林、在原野、在河流、在海洋,我们运用更聪明的科技,创造出凌虐与灭绝其他物种的产业文明,将同样拥有“知觉”的生命沦落为十元百元的廉价商品,有些甚至以近似凌迟的手段来消费牠们的躯体,我们称之为“生鲜料理”……”

仔细想来,达悟族放弃的部分,却正是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因为达悟族的文化习俗,台湾区域规定每年三月至六月在兰屿海岸线外六海里内的海域,禁止10吨以上的渔船捕鱼,禁止使用现代机械化的捕鱼作业,这些措施保护了传统的习俗,也保护了环境生态。

不过,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无法逆转,就如台湾友人提及连锁便利店要开设在山区少数民族部落内一样,虽然带来了观光客和收入,但是当地人们也为原生的状态被现代社会所稀释而哀叹,得到与失去在这个意义上,又变得更加复杂了。

再去思考传统的服饰、乐器、医术、艺术、礼仪、节日,似乎复兴还待更多的努力,更多的问题如乡村的空巢、城市的趋同,乃至我们与孩子相处中,孩子与手机争抢陪伴时间,我们也扔个手机给孩子……

我们或许不能退一步回到过去,但是可以退一步去考虑,以善良的、悲悯的心态回归自然,我们努力从狂热中稍微解脱出来一点,思考得到与失去,重新振作,以新的方向迎接未来。

因为重要的是,我们如今在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传统让他们去继承?

4

有点奇怪,一本书会有这么多的感慨,而且还理不清其中纷扰的思绪,再往深去思考,似乎要开始人类命运的探究。不妨退一步看,绘本之于孩子,绘本之于我们,或许就是一扇思考之门,因为从这里,从孩子身上,我们会看到自己,看到人的本身。

就如李如青先生在序文所写:“当看见孩子们为着小生命感动着,当发现地球的有限,我们才知道珍惜与尊重是需要学习的。

有幸遇到《旗鱼王》,真好。

-End-


本文部分图文摘自《旗魚王》

李如青/文·图

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12年版


声明:图片音乐著作权由原作者享有


为保护作者权益  摘录内容有删节  请支持正版童书


感谢张雪梅女士、高双鹏先生给予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