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型火箭一般都是从陆地上发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一种新的火箭发射方式——海上发射,应运而生。2019年6月5日,在我国无垠的黄海海域,乳白色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矗立在巨型海上发射平台上,发动机轰鸣,尾焰闪烁。在海浪翻滚中,火箭腾空而起,直入云霄,正式拉开了中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序幕。不断带给世人惊喜的中国航天,将沿着海上“天路”再起航。 图片由作者提供 海上发射优势明显 近些年,中国航天飞速发展,“北斗”指路、“嫦娥”问月、“神舟”载人……一次又一次的火箭发射,让人们在天光地火间感受到了骄傲和自豪。 这些“天兵天将”都是从陆地航天发射场启航。在常人看来,陆地发射简单易行、稳定可靠,理所应当一直沿用。殊不知,海上发射有着陆地发射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一直以来都是航天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目标。 一般情况下,海上发射平台可以在海上进行大范围移动,而最为理想的发射地点是靠近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区域。运载火箭在赤道附近发射,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转速度,节省火箭推进剂的消耗量,从而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有资料显示,对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说,从北纬5度左右的法国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要比在北纬28度左右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节省15%的推进剂。 简而言之,原本需要重型火箭才能完成的发射任务,换到赤道附近发射,仅需要中型运载火箭就可顺利完成。而同型号运载火箭在赤道附近进行海上发射,可具有更高的运载能力,降低单位质量有效载荷的发射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