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友好地与同事相处,在较短的时间内让自己的职位得到快速晋升?曾国藩建议从将略、品行与学术三个方面着手,并做到“行事则不急不随,处位则可高可卑”。 咸丰年间起,曾国藩结束了自己十年七迁的官宦生涯,进入了全新的军事领域——湘军操练。咸丰九年,曾国藩接咸丰谕出办浙江军务,抵达南昌,拟四路进兵之策,攻取安庆。 这时,曾国藩在多军汇合中找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幺弟国葆。原来国葆已经投靠胡林翼的帐下,早两天,国葆升了官。曾氏便写信表示祝贺,告诫弟弟:“行事则不急不随,处位则可高可卑,无人不翕然悦服”,并以“目前能做到湖南出色之人,后世即推为天下罕见之人矣”资以鼓励。 ◑咸丰十年六月二十七日 ❖ 核心提要:惟弟此次出山,行事则不急不随,处位则可高可卑,上下大小,无人不翕然悦服。因而凡事皆不拂意,而官阶亦由之而晋。凡在行间,人人讲求将略,讲求品行,并讲求学术。 ◆ 讲求将略品行学术 ◆ 这是曾氏现存单独给幺弟国葆的第一封信。 国葆比大哥整整小了十八岁,此时才三十二岁。他二十二岁中秀才,从那以后,功名便一直停留在这个初级阶段再未前进了。但他一旦投笔从戎,拉起两营人马做起统领来,尚不到一年功夫,也未见他立过什么功劳,便立刻得了一个“以训导加国子监学正衔”。这个品衔相当于县丞(副县令)的级别,用时下流行的说法是副处级教育局长。 从“贺喜升官”谈起,大哥告诫幺弟:行事要不激不随,处位则可高可卑,如此则上上下下都会心悦诚服,事情也就办好了,官也就会一步步晋升。反之,办事若过于偏激,或完全没有主意,地位只能在人之上,不能在人之下,则事也办不好,官也升不上去。 大哥的这几句话说给论年龄可以做儿子的幺弟听的话,可谓出自肺腑,充满了慈爱呵护之情,没有丝毫的做作扭捏,不打官腔,不作高论,讲的是大白话、大实话。这是真正的属于曾氏个人的人生阅历之言。 处于上升时期的湘军,的确比历史上任何一支军队都更重视将略、品行与学术。曾氏希望幺弟注重这三个方面,做一个好的湘军统领。“目前能做到湖南出色之人,后世即推为天下罕见之人。”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登高须自卑,先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第一步立志做本省的出色之人。二是曾氏对湖南人才和湖南子弟兵很自信。他认为目前湖南已处于很高的层面了,今后这个层次还会不断上升,能做湖南的出类拔萃者,自然也就是天下的出类拔萃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