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了之后,我带着孩子去楼下的小公园玩。我拿着孩子的书包,让孩子自己去他的小伙伴玩耍。 我看着手机时,耳边突然传来很大的吵闹声。我抬头,发现时一个女人正在教训着一个小女孩,估计那个女人就是小女孩的妈妈吧。 '你别玩了,赶快给我回家写作业去。'那个妈妈大声地对小女孩说。 那个小女孩看着她的妈妈,然后摇了摇头。 那个妈妈似乎被激怒了,她提高了音量,大声地对孩子吼到:'你回不回家?'那个妈妈这么一吼,几乎公园里所以的孩子与大人都看着她们。 小女孩怕是被她妈妈高分贝的吼叫声吓着了,她'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然而,那个妈妈并没有因为小女孩哭泣而放轻语气,反而是以一种更加凶悍的语气吼着孩子:'你什么哭,你还有理了?' 整个过程,那个妈妈就没有用过正常的语气与小女孩交流,小女孩也被她的语气吓着了,几乎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我目光同情地看着那对母女,父母的吼叫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伤害了彼此的关系。 生活中,父母容易情绪失控,然后就对着孩子大声嘶吼,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其实,父母是不能用'吼'来教育孩子的,聪明的父母一般都懂得'低声教育'。 那么,父母的'吼叫'会对孩子产生哪些不良的影响?为什么父母喜欢'吼叫'孩子呢?最重要的是,如果父母知道了'吼叫'是不对的,那么父母该如何利用'低声教育'来教育孩子呢? 为什么父母'喜欢''吼'孩子?在孩子上学时,父母也要上班。父母上了一天的班,心中满是疲倦和压力,如果这个时候孩子犯了一点点错误,这些错误都有可能成为父母怒气的导火线,一下子就以'吼'的形式爆发出来。 那么,父母为什么总会'吼'孩子呢? 孩子犯错 有时候,父母并不是有意要吼孩子的,只是孩子实在是太调皮了,太不懂得体谅父母了。他们的'玩闹'才会把原本温柔又有耐心的父母,变成了烦躁、没有耐心的父母。 孩子可能因为粗心大意而犯一些微不足道的错误。父母吼孩子并不是因为孩子犯了错,大部分原因是孩子那丝毫不在意的态度。父母拼尽全力在外头工作,结果孩子竟然不懂得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这才是让父母伤心的理由。 双方难以达成一致 大多数时候,父母与孩子的意见不符,所以父母才会'吼'孩子,让孩子与 他们达成一致的目标。 就拿上文那对母女来说,妈妈想让孩子回家写作业,而孩子想要留在公园继续玩耍,这就相当于二者之间出现了矛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大部分矛盾几乎都是,父母想要孩子去学习,而孩子不想学习,这是很多家庭吵架的主要矛盾。 父母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 孩子认知不完全,很难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孩子只能懵懵懂懂地知道自己要 努力、未来要考一个好的大学,父母是辛苦的,父母感受,孩子不能完全体会到。 面对孩子的'无知',父母就习惯地'吼'孩子,希望自己能够骂醒孩子,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良苦用心。在很大程度上,父母骂孩子,也是能够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但是,这就相当于把孩子当成一个出气筒,孩子也是受害者啊。 父母的'吼'对于孩子来说有哪些危害?如果父母经常'吼'孩子,那么这个家庭的关系一定是非常紧张的,孩子在家中只能受到父母无尽的'吼叫',根本就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对于孩子来说,家,再也不是温暖的港湾。 那些和睦的家庭的教育理念从来都不是靠'吼',而是通过'问声细语'来净化孩子的内心。父母的'吼',对孩子来说是有很多危害的。 那么,父母的'吼'对于孩子来说有哪些危害呢? 产生负面的自我认知 记得有一回,孩子的数学考得特别差。当时我翻看了他的试卷,然后就很生 气地吼道:'你怎么这么粗心,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能做错,怪不得你考得这么差!' 我原本以为,我的'提点'肯定能够缓解孩子粗心的毛病,结果,孩子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差。直到有一天,孩子在他生日的时候,和我说,'因为妈妈很大声地说我笨,所以我肯定很笨啊。' 那时,我才知道,自己的'吼'竟然给孩子产生了这么大的负面认知。 孩子远离父母 父母'吼'孩子,就相当于给了孩子一种暗示,那就是你做的不好,我对你 很失望,我对你很生气。孩子心思单纯,不懂得父母的真正心理,他会把父母的话当真,觉得父母就是不喜欢他了,然后慢慢地远离父母。 但是,父母是感觉不到这种远离的,父母往往会把孩子的话少当成孩子变得沉稳的一种表现。实际上,这是孩子疏离父母的一种表现。 造成心理伤害 父母所有的吼叫,就像一根根刺,深深地扎入了孩子的心里。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一旦孩子觉得自己最亲近的人都对自己失望,都对 自己生气,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要向谁诉说心里的话语。 这些伤害都被孩子咽到肚子里,没有人能够理解孩子,没有人能够倾听孩子的心声。抑郁的累积会逐渐反噬孩子,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父母如何利用'低声教育'?既然父母已经知道了经常'吼'孩子的原因,以及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现在,父母最关注的应该是如何利用'低声教育'引导孩子吧? 别担心,这里有3个建议! 耐心很重要 当父母想要开口吼孩子的时候,父母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给自己一点冷静 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父母的态度决定了整件事情的走向。所以,在解决问题之前,请父母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只有父母将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了,父母才有可能去稳定孩子的情绪。父母在保持一种沉着冷静的状态,才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地相当有耐心。 积极肯定孩子 如果父母已经稳定了自己的心态,然后温柔地提问孩子,孩子还是可能会崩 溃。为什么?想想,父母以一种冷静的态度,说一些指责孩子的话语,这样的态度,可能比父母直接发飙要可怕得多。 父母与孩子谈话的内容也很重要,父母可以先肯定孩子,然后再提出一些优化的意见,这样,孩子才更能将那些意见听到心里去。 简化问题 很多父母在吼孩子的时候,说了一堆与问题无关的题外话,根本就忘了与孩 子交谈的最初目的是啥。孩子听着父母乱七八糟的话语,也不知道要怎么接父母的话。 为了防止父母做一些无用功,在与孩子交谈之前,父母最好先明确交谈的终极目的是啥,然后再围绕着这个话题,与孩子讨论。 只有粗暴的父母才会'吼'孩子,真正聪明的父母是'低声'教育孩子的。父母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粗暴的形象,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变得'温和'!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