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生活有价值之世界经典演讲《在海得堡大学教授哲学文的开讲辞》

 sos天外飞仙 2019-06-24

让生活有价值之世界经典演讲《在海得堡大学教授哲学文的开讲辞》

《在海得堡大学教授哲学文的开讲辞》

(黑格尔 公元1816年10月28日)

诸位先生:

我所讲授的对象是哲学史。而今天我又是初次来到本大学,所以请诸位让我首先说几句话,就是我特别感到愉快,恰好在这个时机我能够在大学里面重新恢复我讲授哲学的生涯。因为这样的时候似乎业已到来,即可以期望哲学重新受到注意和爱好,这门几乎消沉的科学可以重新扬起它的呼声,并且可以希望这个对哲学久已不闻不问的世界又将倾听它的声响。

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大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

现在现实的这股潮流既然已经打破,日尔曼民族既然已经从最恶劣的情况下开辟出道路,且把它自己的民族性——一切有生命的生活的本源——拯救过来了:所以我们可以希望,除了那吞并一切兴趣的国家之外、教会也要上升起来,除了那为一切思想和努力所集中的现实世界之外,天国也要重新被思维到,换句话说,除了政治的和其他与日常现实相联系的兴趣之外,科学、自由合理的精神世界也要重新兴盛起来。

我们将在哲学史里看到,在其他欧洲国家内,科学和理智的教养都有人以热烈和敬重的态度在从事钻研,惟有哲学,除了空名字外,却衰落了,甚至到了没有人记起,没有人想到的情况,只有在日尔曼民族里,哲学才被当作特殊的财产保持着。

让生活有价值之世界经典演讲《在海得堡大学教授哲学文的开讲辞》

我们曾接受自然的较高的号召去作这个神圣火炬的保持者,如同雅典的优摩尔披德族是爱留西的神秘信仰的保持者,又如萨摩特拉克岛上的居民是一种较高的崇拜仪式的保存者与维持者,又如更早一些,世界精神把它自己最高的意识保留给犹太民族,俾使它自己作为一个新精神从犹太民族里产生出来。(我们现在一般地已经达到这样一种较大的热忱和较高的需要,即对于我们只有理念以及经过我们的理性证明了的事物才有效准。——确切点说,普鲁士国家就是这种建筑在理智上的国家。)但是像前面所提到的时代的艰苦和对于重大的世界事变的兴趣也曾以阻遏了我们深彻地和热诚地去从事哲学工作,分散了我们对于哲学的普遍注意。这样一来坚强的人才都转向实践方面,而浅薄空疏就支配了哲学,并在哲学里盛行一时。

我们很可以说,德国自有哲学以来,哲学这门科学的情况看起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坏过。空洞的词句、虚骄的气焰从来没有这样飘浮在表面上,而且以那样自高自大的态度在这门科学里说出来做出来,就好像掌握了一切的统治权一样。为了反对这种浅薄思想而工作,以日尔曼人的严肃性和诚实性来工作,把哲学从它所陷入的孤寂境地中拯救出来——去从事这样的工作,我们可以认为是接受我们时代的较深精神的号召。让我们共同来欢迎这一个更美丽的时代的黎明。在这时代里,那前此向外驰逐的精神将回复到它自身,得到自觉,为它自己固有的王国赢得空间和基地,在那里人的性灵将超脱日常的兴趣,而虚心接受那真的、永恒的和神圣的事物,并以虚心接受的态度去观察并把握那最高的东西。

我们老一辈的人是从时代的暴风雨中长成的,我们应该赞羡诸君的幸福,因为你们的青春正是落在这样一些日子里,你们可以不受扰乱地专心从事于真理和科学的探讨。我曾经把我的一生贡献给科学,现在我感到愉快,因为我得到这样一个地方,可以在较高的水准,在较广的范围内,与大家一起工作,使较高的科学兴趣能够活跃起来,并帮助引导大家走进这个领域。

我希望我能够值得并赢得诸君的信赖。但我首先要求诸君只须信赖科学,信赖自己。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对于精神力量的信仰是研究哲学的第一个条件。

人既然是精神,则他必须而且应该自视为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切不可低估或小视他本身精神的伟大和力量。人有了这样的信心,没有什么东西会坚硬顽固到不对他展开。那最初隐蔽蕴藏着的宇宙本质,并没有力量可以抵抗求知的勇气;它必然会向勇毅的求知者揭开它的秘密,而将它的财富和宝藏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让生活有价值之世界经典演讲《在海得堡大学教授哲学文的开讲辞》

《在海得堡大学教授哲学文的开讲辞》作者介绍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生于公元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8月27日,卒于公元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11月14日,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十九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十九世纪初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公元1788年,18岁的黑格尔进入图宾根大学的新教神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与史诗诗人荷尔德林、哲学家谢林成为同窗挚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

在深入观察了法国大革命的整个演进过程后,三人合作致力于批判康德及其后继者费希特的哲学。

公元1790年,黑格尔就拿到杜宾根大学的哲学硕士学位。

公元1793年,黑格尔拿到新教神学博士学位,取得在大学神学院任教的资格。

公元1793年离开图宾根之后,黑格尔首先来到瑞士伯恩,在将军卡尔·弗里德里希·冯·斯泰格尔的家里当家庭教师两年。

斯泰格尔是个自由主义者,家中藏书丰富,黑格尔此时期大量阅读藏书,尤其是孟德斯鸠、格老秀斯、霍布斯、休谟、莱布尼兹、洛克、马基维利、卢梭、沙夫茨伯里、斯宾诺莎、修昔底德、伏尔泰等人的著作,这段时期是黑格尔养成他在哲学、社会科学、政治、经济方面广博知识的基础。

公元1799年,黑格尔的父亲过世,留下一小笔遗产,让他得以无经济忧虑地重拾学术之路。

公元1801年,黑格尔来到耶拿大学哲学系,首先以一篇论文《论行星运转》迅速取得哲学博士与讲师资格,然后在同年冬季学期讲授他的第一堂课:逻辑与形而上学。

公元1805年,在歌德与席勒的推荐之下,黑格尔成为耶拿大学的正式教授。

让生活有价值之世界经典演讲《在海得堡大学教授哲学文的开讲辞》

公元1806年10月,耶拿大学任教时期,黑格尔完成了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的初稿。

公元1808年起,黑格尔历任纽伦堡新教文理中学的校长(1808-1816)、海德堡大学哲学系教授(1816—1818),最后于公元1818年应聘到当时的普鲁士首都大学——柏林大学哲学系(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接任费希特的教席。

公元1829年,黑格尔成为柏林大学校长

1831年,黑格尔卒于柏林大学校长任内。

黑格尔青年时代恰逢法国大革命,卢梭的思想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他被法国革命崇尚的自由精神深深打动。

黑格尔反对专制和民族分裂,渴望德国在政治上实现统一,把德意志民族的复兴与民主革命联系起来,并把立宪政治制度视之为理想的国家制度。

公元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失败、欧洲专制势力的复辟,使他的政治态度发生变化,放弃了激进的政治主张,开始赞颂现存的普鲁士王国,主张以此为基础而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黑格尔晚年对普鲁士王国表现出忠顺态度,但对法国革命始终持有好评,对德国保守派──历史法学派持反对态度。

黑格尔的国家观继承和发展了康德、费希特以来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

黑格尔用哲学的思辨揭示国家的本质,反对十七、十八世纪的社会契约论从国家的外部特征解释国家的本质,国家不是契约的任意产物。

黑格尔的国家概念指的不是现存的国家制度,而是精神的国家理念。

让生活有价值之世界经典演讲《在海得堡大学教授哲学文的开讲辞》

黑格尔对国家与社会进行了区分,市民社会是外在的国家,是主观意志、个人利益的结合形式。国家以它至高无上的意志、伦理精神把整个民族凝聚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国家先于并高于家庭、市民社会,是它们存在的前提,是决定的力量,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形式。国家是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统一。个人只是国家的一些环节,生活在国家中,才能获得个人的人格、自由和价值。黑格尔对德国古典哲学中整体国家观的倾向给予充分发挥,表明了他对古希腊以伦理和整体为特征的城邦国家观的崇尚。

在国家制度方面,黑格尔认为世袭君主制是国家制度的顶峰,王权是普遍利益的最高代表,国王拥有最后的主观决断权。

黑格尔主张限制王权,三权只是政治国家统一意志的象征,只能依法签署议会通过的决议。

黑格尔对行政权的论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指出行政权是执政权,应当掌握在为社会服务、与普遍利益相一致的等级手中。

黑格尔反对官职世袭制度,主张任用官吏应以才智为标准并向一切市民开放。

黑格尔强调国家制度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反对机械的分权理论。

黑格尔渴望德意志统一和复兴是与其民族主义思想结合在一起的,他提出国家、民族要独立自主,论证了战争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并把日耳曼民族视为优等民族世界精神的完美体现。

马克思在青年时代是个黑格尔的信徒,他在自己完成了的学说体系中保留下来若干重要的黑格尔派特色。

黑格尔的一生没有多少重大事件,在青年时代非常热衷于神秘主义,他后来的见解多少可以看成是最初他以为是神秘洞察的东西的理智化。他晚年是一个普鲁士爱国者,是国家的忠仆,安享公认的哲学声望;但是在青年时代他却藐视普鲁士而景仰拿破仑,甚至为法军在耶拿的胜利而欢欣。

让生活有价值之世界经典演讲《在海得堡大学教授哲学文的开讲辞》

黑格尔的哲学非常艰深,几乎在所有大哲学家当中他是最难懂的。

由于早年对神秘主义的兴趣,黑格尔保留下来一个信念:分立性是不实在的。依黑格尔的见解,世界并不是一些各自完全自立的坚固的单元——不管是原子或灵魂——的集成体。

黑格尔断言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现实的。但是他讲这话时,他的“现实的”一词并不指经验主义者所要指的意思。

黑格尔承认,甚至还强调,凡经验主义者所以为的事实,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必然都是不合理的;只有把事实作为全体的样相来看,从而改变了它的外表性格,才看出它是合理的。尽管如此,把现实的和合理的同一看待,不可避免地仍旧要造成一些与“凡存在的事物都是正当的”这个信念分不开的自满情绪。

复杂万状的全体,黑格尔称之为绝对。绝对是精神的;斯宾诺莎关于全体不仅有思维属性而且有广延属性的见解被摈弃了。

黑格尔在哲学中提出了辩证发展的理论,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整个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就是说,是在不断的地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和改造着的。同时过程内部的矛盾是事物自身运动和发展的源泉。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到关于概念,判断的学说上,应用到认识的逻辑上。

黑格尔历来同其他曾抱有稍类似的形而上学观点的人有两点区别。一点是强调逻辑:实在的本性从它必须不自相矛盾这个唯一的考虑就能推演出来。另一个(与第一点密切相关的)区别特征是称作辩证法的三元运动。逻辑照黑格尔的理解,他明确地说和形而上学是一回事;那是一种跟普通所说的逻辑完全不同的东西。

黑格尔在其哲学体系中,既充分吸收了古代西方的哲学思想,也明显地表现出他受到中国道学思想的巨大影响。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对孔子、孟子讲得很简略,一笔带过;但是对《周易》,——尤其是对道家的老子,的确很重视,并且用专门的章节特别讨论了《老子》中的“道”和“无”。

让生活有价值之世界经典演讲《在海得堡大学教授哲学文的开讲辞》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逻辑合理,充满生气,立论新奇,论述动人。黑格尔研讨每个命题,完全按照太极图的正、反、和的三维形式,采用三段式解读法。黑格尔的哲学总是分三大部分,每部分论述三大命题,每个命题分三个论点,每个论点又分出三个步骤来进献解明。在解读和运用老子“三生万物”的方法论中,黑格尔可以说是在西方哲学领域中将它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人物。

马克思通过黑格尔创建的辩证法创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社会的物质的历史发展因素,找出并确定社会发展的过程或其必经的过程,试图用这种过程得出一个趋势,并运用辩证法。

黑格尔哲学的一个奇妙特色,这是他的哲学与柏拉图或普罗提诺或斯宾诺莎的哲学的区别。

据黑格尔说,时间历程按伦理和逻辑双方面的意义来讲,都是从较不完善到较完善。引几段原文可以说明黑格尔的理论,他说理念正如同灵魂向导默久里神,真正是各民族和世界的领袖;而精神,即这位向导的理性的、必然的意志,是世界历史的种种事件的指导者,而且一向就是。按精神的这种指导职能来认识精神,便是我们当前的工作的目的。

黑格尔把西欧国家历史分成三个时期:第一篇,到查理曼止;第二篇,查理受到宗教改革;第三篇,从宗教改革以后。

这三个时期又分别叫做圣父王国、圣子王国和圣灵王国。圣灵王国竟然是从镇压农民战争中所犯的令人发指的血腥暴行开始的,似乎有点离奇古怪;但是当然,黑格尔并不提这样的屑细小事,而是正如所料,对马基雅弗利大发一通称赞。

黑格尔对罗马帝国灭亡以来的历史的解释,一部分是德国学校里世界史教学的结果,一部分又是它的原因。

让生活有价值之世界经典演讲《在海得堡大学教授哲学文的开讲辞》

一直到十九世纪为止,西欧各民族把德意志人看作是在文明上低自己一等的人。德意志的新教徒自然抱另一种看法。在宗教改革后的时代,德意志在政治上的软弱和不统一令人慨叹,普鲁士的逐渐兴起受到了欢迎,欢迎这使德意志不在奥地利的稍嫌脆弱的旧教领导下、而在新教领导下强盛起来。黑格尔在对历史作哲学思考时,心里怀想着狄奥都利克、查理曼、巴巴罗撒、路德和弗里德里希大王之类的人物。

黑格尔对民族的强调,连同他的独特的“自由”概念,说明了他对国家的颂扬——这是他的政治哲学的极重要的一面。

黑格尔为国家要求的位置跟圣奥古斯丁及其旧教后继者们为教会所要求的位置大体是相同的。

黑格尔并不只是说在某种事态下一个民族无法恰当地避免进行战争。他的意思远不止于此。他反对创设将会防止这种事态发生的机构——例如世界政府,因为他认为不时发生战争是一件好事情。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

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曾在在纽伦堡和海德堡大学的哲学教授,公元1818年3月12日,普鲁士国王签署任命他为柏林大学哲学教授的赦令,迁居费为1000塔拉。

公元1818年9月29日,黑格尔踏进普鲁士首都,最后在库普弗拉本4号定居下来。

当时正值大学生风潮的动乱时期,普鲁士政府大臣阿尔腾斯泰认为,“研究哲学是安定人心的最好方法”,而“黑格尔的学说是现有哲学学说中,最令人满意的”。

《在海得堡大学教授哲学文的开讲辞》这篇演说是黑格尔于公元1816年10月28日发表的,是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体现之一。

让生活有价值之世界经典演讲《在海得堡大学教授哲学文的开讲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