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在山西永济一条省道的路边,一位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一辆用篷布遮盖的手拉车前,正认真地补着一条车轱辘内胎。经询问得知,老人姓张,今年70岁,他从青海玉树徒步回老家,已经走了两千多公里,路上拉的这辆车的车胎被钉子扎了,需要补好后才能继续赶路。 “这已经是第61次补车胎了。出发前,我在玉树买了一包66片装的补胎胶贴,现在只剩下5片了。”张大爷数着剩余的胶贴说,他的老家在山西运城下面的一个县,现在到了永济,就算进入了运城地界,距离老家只剩下100多公里,“所以就不急着赶路了,把车胎补好,再走几天就到家里。” 张大爷说,这一路他走了三个多月100多天,因为身上的钱不多,沿途一般是买点馒头和挂面,哪里有水管了灌上两桶水,饿了就在路边煮面条吃。他拉的车有篷布遮盖,晚上困了直接睡在车里。图为老人的车子。 “这车子是我在玉树出发时买的,车架子200块钱,车轱辘100块钱,都是旧的。”张大爷说,车子上的篷布是新的,走了这么久,风吹日晒雨淋,现在都已经破烂了,“这可是我的房车,能睡觉,能放东西,挺方便的。”图为车子一侧的轮子外胎也破裂不堪,被老人用多条胶皮绑扎着。 经了解,张大爷年轻时因家庭矛盾与妻子离婚,两个孩子都跟了妻子,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一直在全国各地流浪,至今已经有40年。 “我到过珠海、香港、新疆、内蒙、西藏等很多地方,几乎走遍了全国,因为嫌大城市人多、吵闹得厉害,后来就在偏远地区谋生。”张大爷说,他先后走过108、109、110、219等10条国道,大多以徒步为主,偶尔会搭便车。 张大爷在他经过的地方以打工为主,帮人采过虫草、种过菜、收过废品,也在报废汽车拆解公司打过工。“最后是在拆解公司打工,一个月有两千多块钱的工资。”张大爷说,他在那里干了一个多月,不小心丢掉了身份证,无奈之下,就想回老家补办一个,顺便解决一个压在心里几十年的老问题。图为张大爷在补车胎。 张大爷说,他以前是入赘到老家当地的一户人家当上门女婿,结婚以后,因和妻子的兄弟们合不来,顺带着和妻子也总闹矛盾。“我那时候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但生活实在过不下去,离婚后我一生气就走了,孩子也一直没见过,现在我的小儿子应该都40多岁了。这次回去,一个是办身份证,另一个就是和小儿子谈谈,看他想不想跟着我到外面种地去。” 老人说,在外流浪这么多年,他感觉偏远地区的土地相比内陆来说要多很多,只要有心想干,就能包几十亩地。“有了地,种些庄稼,和儿子一起安个稳当当的家,比给别人打工强。”图为张大爷一路携带的太阳能灯具。有时夜行,他就靠着这个灯照明。 老人把车胎补好后,用肩膀扛起车子,然后用一根铁棍支起来,准备给车轮子换内胎。他说,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几十年没见儿子了,不知道儿子愿不愿意跟自己走,“他要是不愿意,我也不勉强,那我补了身份证就接着去流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