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原名李慧昂,1954年10月18日生,河北南宫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民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硕士生导师、贵州民族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李昂近照 2019年5月18日,徐之腾拍于重庆商道文化展馆 《逸风拂夏》50x50cm 《启航》60x50cm 《家园》80x80cm 《幽塘蜜语》60x60cm 《李昂油画说》 老牟 川美77、78画家, 是当代中国美术史的骁勇骠骑,艺术功巨。30年前,由他们掀起了中国的文艺复兴。矗立起坚实辉煌,难以逾越的丰碑。何多苓、程丛林,罗中立、高小华,周春芽,李昂……这些名字,以他们的血性、良知、性灵、天赋、才华,凝铸了沉甸甸的历史经典,镌刻在中国油画史中,春秋彪秉、昭明继代。尽管艺趣各殊、居朝在野,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对油画的语言特质,技艺学统,都是锥心砺骨,如痴如醉的恋爱,致宏极微,殚精竭虑的雕琢,由之,舶来的油画,籍靠这些优秀的艺术家,产生了系统扎实的学术根基。得以在中国真正的生根开花结果。这一脉油画学术的基石上,还有着一些闪亮的名字:郭润文、冷军、艾轩、王玉琦、庞茂琨、范勃、刘小东、袁正阳、秦秀杰…… 《战马一》-160x80cm--2013年作 中国的油画批评,多依据社会学文化学的阐释,却对油画发生的基础即特殊媒介、塑造诣趣、技术层面鲜见关注,以致在油画民族化的政治正确前提,将油画简化成诗情画意和平面空间,而上述各位方家,正本清源,深固难陡,坚持自乔托、拉菲尔、凡代克、鲁本斯、格列柯、荷尔拜因、仑勃朗、达维特、库尔贝,直至学院经典布格罗的油画谱系、塑造叙事和美学渊脉。正是对经典的坚持,学术的砥砺。使他们成为中国油画的中坚与学统。并能与世推移、推陈出新。 《战马二》-180x160cm-2013年作 以李昂油画为例。从80年代出道起,其成名之作《苗女》,便以深隽的刻划和经典的蕴涵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在贵州淳朴的人文生态中,李昂守持了他的人文观照、地域性格。塑造了中国西南的生命奇观。无论是《苗女》的青春岁月,还是《一辈子》的达观宿命,都跃然李昂深度的观照与精湛的技艺。 李昂知天命,油画的根性来自于单纯的伟岸与静穆的崇高之希腊美学渊脉,与中国画的笔墨传统同样,具有不可取代的造型语系与浩翰经典。如果对油画根性认识与才赋不足,企图以东方绘画的平面化和诗意化去取代对物象世界的塑造或解构,避开绘画内在的精神轨迹而玩弄肤浅的油色旨趣。就会造成轻薄表浅,画布中撑不起有重量的灵魂有性灵的图像…… 《常思故乡水》60x60cm 中国当下油画家,真正吃透油画原典文脉,读懂其中真谛,历经艰辛,穿越困厄,入得堂奥,得其妙真者,凤毛麟角、寥如晨星,李昂幸在其中。 李慧昂独道的精神境界和深厚精湛的技艺使人折服。善于表现人物生命状态与心绪流展。无论是研磨经年的鸿构钜制,还是潜心怡性的应景习作,悉能移情置心,与画布呢喃私语, 乌江天险--80cmX50cm 轻拢慢捻抹复挑,柔色椽笔柳叶刀,意匠境界,如歌行板,如诗沉吟,直摄人性,说破形色,画艺至此,超越神能,品在妙逸。 李昂画的风景亦是充满人性的观照。《常思故乡云》中威宁的红土旷远苍茫,油色雄浑,引人情动,如列维坦《符拉基米尔小路》。他的两幅表现农舍的风景《致敬斯皮尔伯格》,这位电影大师在拍摄《战马》时,在英格兰的田野中筑起这幢农舍,沉郁的历史空间诉说着悲愴的人性故事。李昂的两幅画分别表现这农舍的前后景观。斑驳的老墙堆积的苔痕在李昂笔下已变作油色筆触的交响,逐层叠变的油色韵律如低吟沉诵的史诗。这种画面涌出的不是浪漫的诗意,而是人性与苦难、精神与色相的纠缠,直捣人的心灵深处,静观驻视,似能聆取苍溟间的马嘶人啸,绛黄灰褐间,蕴蔽着无端的怅惘,生离死别的愁绪。微澜静水,蛛丝马迹的神经弹拨,悉出于李昂筆端游刃的技术。一切关于绘画形式的俗解,都难以达诂李昂斯境。 商道《名师堂》,尊奉学术,推崇名师,李昂首展,躬逢盛筵,竭诚祈贺,纸短意深,难述李昂画境。是为序。 戊戌深秋,老牟拙笔。 《泊观金朝》50x50cm 《璀荡青蜓间》70x50cm 常思故乡云130x130cm “苗女”背后的故事 1987年12月首届中国油画展在上海举行,这场展览是中国油画界建国以来的一件大事,盛况空前,全国各省、市油画艺术家都齐聚上海,国家级的艺术名家、教授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均来到了上海。此次展览前将优选评比出15件优秀作品。那个时候的艺术家没有现时的艺术家那种浮躁的心态,为评奖而作的作品,当时的人的心态就是每个人都只想拿出自己作品能参加展览就是最伟大最光荣的幸事。 静谧110x80cm 在展览开幕前一天,发生了一件不平常但又很高兴的事,就是今天我要在这里呈现与大家分享的。 在中国,以前画家都被称为穷画家,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后来由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慢慢放开,到了今天画家才比一般老百姓富有。 当时住在上海跳水台招待所来自各地的画家不少,其中有当今都非常有名气的几位艺术家成肖玉、黄伟、黄光辉、陈强、李慧昴等。那时他们都是画界无名小辈,也称不上艺术家,也就是大家所称呼的画家,甚至当时还住不上宾馆,只能住招待所,有的可能还只能住浴室。 在首届中国油画展开幕前一天,成肖玉、李慧昂两人还在房间估算着,这时黄伟、黄光辉、陈强三人从外面逛街回来,黄伟手里举着一份当天的《新民晚报》,激动不已,跑在前面,边跑边喊李慧昂的名字:“得奖了!得奖了!有您得奖了,李慧昂。”可这时李慧昂还睡意未醒,看着眼前黄伟激动和兴奋的样子,李慧昂半信半疑,接过黄伟递过来的《新民晚报》。报纸刊登出了首届中国油画展作品评选出的15幅优秀作品,其中就有李慧昂的《苗女》入选。这时的李慧昂睡意全无,心情也跟同伴们一样的激动起来,当时大伙的高兴劲别提有强烈了。 苗女125x91cm 在评选过程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有位大名头的评委对作品《苗女》提出了一个让大伙惊愕的问题,说这幅作品为什么还写上英文在背面,要是没有英文就好了啊,大伙都说是啊,没有英文多好啊。这时一位知情人悄悄的告诉这位大名头评委说这不是英文,是苗族文字。当这位大评委告诉所有评委时,大伙恍然大悟,异口同声说那就好,这就是幅好作品。 油画《苗女》现已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作者李昂(李慧昂)基于在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长期深入生活、写生采风过程中,所积累的对苗族文化的提炼与表现,同时借鉴德国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的学术文脉进行创作,将朴实的苗族少女盛装形象以一种具有殿堂气息的画面风格加以呈现。 该作品虽已被大英博物馆收藏供世界各国人民欣赏,但应贵州人民和全国收藏家的要求,作者李昂(慧昂)先生在2012年用更加丰富的创作观念与更加成熟的专业技法,用为期一年的时间进行了再现。该作品将于2018年9月,落户重庆商道文化“名人堂”展馆供国内收藏家、老百姓近距离参观。 文義 2018年8月16日 《都市新花》130x130cm 《小苗女二》40x30cm 《一辈子》180x180cm-创作时间2012年 《红色记忆》80x80cm 《陶风绵述》50x50cm 《熠留朝煌》45x45cm 《枝撩·在初夏》60x60cm 《紫又春始二》50x50cm 《紫又春始一》50x50cm 《梦回芳枝》60x60cm 《妙香捕茗》40x40cm 《清晨伊始》40x40cm 蚀香·风存--61X42cm 时境幽香--90cmX40cm 《时境烂漫》110x60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