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实主义创作为什么越来越难?(1921期)

 境随心转625 2019-06-24

文丨刘开建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的西方,自此现实主义在文学以及影视创作甚至美术领域都开始了广泛的讨论和运用。

在IP泛滥、翻拍成为主流的中国影视圈,现实主义作为拯救创作困境的解药被再次提出,这自然有着他的道理,因为放眼望去,几乎在现阶段的所有影视作品中现实主义全面缺位,现实主义全面丢失,换言之,我们几乎在所有影视作品中都难以看到“真实”,随处可见的是虚假的情节,虚假的人物,虚假的情感以及经不起推敲的主题。

作家、文学评论家李一鸣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当我们提到现实主义的时候,往往忽略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态度。何为现实主义态度?概括的讲,就是密切关注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现实,关切人类生存处境和精神成长,揭示现实生活本相和时代特质,书写人类丰富饱满的心灵世界。”“现实主义并不只应对于现实题材创作,在处理历史题材、科幻题材等其他题材时,同样可以体现现实主义的辽阔视野和深刻洞察”。

以此审度,我们现阶段的大多数作品并不合格。这其中,恐怕投资方的责任远大于编剧的责任,因为资本独揽创作大权,懂创作的编剧被挤压到几乎没有话语权。在这里我们不再对此展开讨论,因为6月15日的“铜牛论剑”中,编剧陈彤的文章《陈彤:IP和真正的文学原创有什么区别》已经讲得清楚明白。在这里我想探讨的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创作的关系,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现实主义的关系。

现实主义创作为什么越来越难?(1921期)

一、科技在削弱人的思考力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工作、娱乐、交通、医疗,现代科技把我们的生活品质提升到了一个又一个高度。然而,没有一件事情只有百分百有好处却没有一丁点害处,虽然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否定他的正面价值,但是对于科技所带来的伤害,我们却不能不引起重视。

马耳他学者爱德华·德·博诺在他的著作《大脑的机制》中提到,大脑天生讨厌创新。大脑喜欢的不是复杂的运算,不是创新,大脑喜欢的是模式,大脑喜欢把所有的复杂运算都换算成简单的模式去执行,因为这样比较省力。可以这样说,大脑的本性就是懒惰。

再看一下这两年我们科技带来的社交媒体的变化,从长文的博客时代过渡到了现在短文的微博时代,从文字的社交媒体时代,过渡到了现在的短视频社交时代。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科技完全迎合了人的天性,完全迎合了大脑懒惰的本性。长文章,短句子,短视频,其调动智力的程度依次递减。现在还流行一种听书的服务,有人把一两天才能读完的一本书用30分钟给你讲完,你看,连读书这件事,你都不用亲自做了,你的大脑又节省了多少力气。

科技在干什么?科技在干两件事:一是让你更懒,二是让你更傻。懒得刚好是便利,懒得过头是病态;傻得刚好是方便,傻得过头是低智。

现实主义创作为什么越来越难?(1921期)

二、浅表化思考与浅表化创作

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把思考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进行简单运算的直觉思考方式,是快思考,一种是需要经过复杂计算才能得出结论的慢思考。为了更形象的表达,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思考叫作浅思考、深思考。

智能手机无疑加大了浅思考的频率,而大大减少了深思考的频率。大量的浅思考几乎等同于不思考,大脑几乎是在全面的被动的接受信息。现在的APP应用,在想尽办法拉住用户,今日头条,快手,抖音,利用或猎奇或软色情的内容牢牢的勾住用户,他们像黑洞一样把用户吸了进去,浅思考和不思考渐渐成为一种习惯。

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经历,本来打算上网搜个东西,结果刷了刷微博刷了刷朋友圈,看了看热点新闻看了看热门评论,两三个小时过去了,竟然忘了当初想搜什么。一旦我们把大量的或整块或碎块的时间都用于被动的接受大量无价值的信息,我们就会长期处在浅思考的阶段,一旦我们习惯了浅思考,我们就无法再去深入的进行思考,因为懒惰才是我们的天性,而深层思考背离我们的天性。

不仅仅是创作者,这是大多数人正在面临的问题,新兴的互联网科技在逐渐的削弱人们的判断力、想象力和思考力,也因此,文化上的浅薄水到渠成。口水歌,脑残的追星族,扭曲的审美,简单粗暴直接的享受,这都是顺应大脑懒惰天性的结果。

创作者是人,自然也无法背离人的天性。翻拍、抄袭和跟风,是多么省力的做法,这几乎不用调动多少大脑细胞,只是简单的调动智力就能做到。我们完全可以给出这样的评价:一个人或者公司热衷于抄袭和翻拍的程度和他调动智力的程度是一致的,或者说,只有那些只会运用浅思考的人,才会在抄袭和翻拍这件事上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

在我们的思考活动中,假如浅思考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深思考所占的比重就会越来越少,那么我们就无法得出高质量的观点和认识,当我们没有高质量的观点和认识的时候,我们就无法进行高质量的创作。思考浅表化,创作就浅表化,创作浅表化,作品就浅薄化。

三、认识世界

哲学上认为,我们所说的客观世界,从来都是我们主观的世界,并不存在一个绝对客观的世界,因为我们的感官,耳朵、眼睛、鼻子都是有其规定性的,这些规定性决定了我们主观世界的样子。蝙蝠用超声波感知世界,苍蝇把人类嗅觉里的臭认作美味,不同的规定性决定了不同的主观世界。

哲学家在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文学家也在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尽管深度和形式有所不同。

那么,影视编剧是不是也要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影视剧作为一个大众文化产品,或许并不需要承担如此的重任,对于大多数影视剧而言,只要完美的展现一个有趣的过程就够了。很多爆米花电影和一些电视剧就是这样做的,观众不一定非得通过影视作品来得到教育,只要过程足够有趣惊奇就算是很大的成功了。从作品所呈现的情况来看确实如此,但若我们以此倒推回去,并认为作者也应如此,那我们就错了。

现实主义创作为什么越来越难?(1921期)

一部作品也许不必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只要故事丰满流畅也算是成功。比如,一个并不深刻但感人的温暖故事,一个有趣欢乐的喜剧故事。但这并不说明,一个通俗故事背后的作者不需要具备文学性和思想性,不需要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举个例子,寿司是个并不复杂的食物,但这不意味着做出好吃的寿司是十分简单的事情,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为了做出好吃的寿司,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即便我们想呈现出简单而通俗的故事,我们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性,因为只有作者具备思想的能力,才能挖掘出故事。更何况,除了通俗的故事,我们还需要一些优秀的具备思想性的作品来引领大众。

无论是通俗的故事创作还是文学性的故事创作,认识世界,是一个作者毕生的功课。

四、创作者应该有个人的词典

在《从0到1》一书中,作者、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说,当他面试应聘者的时候,他都会问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的问题上,你与其他人看法不一样”。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他说,想要创业成功,你必须要有一个非共识但正确的观点。作为影视故事的作者,也许不用向哲学家和文学家那样在认识世界方面做得那么深刻,但是一个优秀的作者,必须要有一套自己认识世界的观点。

当我们看过很多故事,熟悉故事技巧之后,我们明白,技巧并不是创作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挖掘故事材料的能力,而挖掘故事材料的能力,其实就是认识世界的能力,认识世界的能力就是你有没有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如果你在大多数问题甚至关键问题上和大多数人的看法完全一致,说明你并不具备创造力,如果你能从别人习以为常的事情上获取独到的观点,说明你是一个具备思想能力的人。

虽然作品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创作能力,但是你若具备足够的洞察力,无需看对方作品,只要几句话你就能辨别一个人水平的高低,因为,观点即水平,见解即能力。

一个独到的观点,胜过一百篇的引经据典。

一个优秀的作者会一直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些观点足够多的时候,它会组成一个你个人的词典,这个词典里都是你对事物的个人的非共识的看法。

优秀的作者应该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自己认识世界的观点,自己认识世界的词典。

五、浅薄时代与现实主义

前面说了很多,貌似跟现实主义没有什么关系,实则密切相关。当我们所面临的是,各种手机应用在瓜分你的时间和注意力,大块的时间一而再的被切成碎片,我们丢失了利用大块时间处理问题的方式,思考越来越停留在浅表化,那么对于世界的认识也就浅表化。现实主义应揭示生活真相,反映时代特质,当我们在认识和思考上都浅表化的时候,我们又如何指望创作出来的作品能够反映真正的现实?

我们本身距离现实越来越远,不观察现实,不走进现实,又如何抒写现实?

现实主义创作为什么越来越难?(1921期)

路遥(右)在陕北农村走访

这就是为什么强调认识世界的重要性,只有当我们的眼睛扎进现实,密切的关注现实,刺透现实,我们才有可能在现实中提炼创意、构建戏剧结构。倘若我们的生活和思考都处在浅表化的阶段,我们就没有能力做到这些。但是生存的压力和经济利益的诱惑却不允许我们停下创作的步伐,于是我们只能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高举现实主义大旗,去创作高仿现实主义,伪现实主义。

我们可以用相反的方式来描述伪现实主义:从不密切关注人类实践活动,从不观察现实,从不揭露现实,从不反映时代特质,从不塑造真实的人物,从不描写真实的情感。取而代之的是过度粉饰现实,过度歪曲现实,塑造虚假的人物,描写虚假的情感。

六、创作就是权力

在这样一个生活和思考都趋于浅表化的时代,创作出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创作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更是难上加难。经历过十年以上刻意练习的专业编剧尚且如此,何况那些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非编剧群体呢?有智慧的人懂得识别人才、驾驭人才,愚钝的人浪费人才,践踏人才。若是有钱就可以轻松的跨越专业的鸿沟,那么中国的富豪们都该得诺贝尔奖。

聪明的人乐意跨界,有智慧的人懂得守界。

聪明的人自作聪明,有智慧的人自认愚蠢。

《都挺好》大火之后,很多人又开始疯狂追逐所谓的现实主义IP,这样的结果不难预料,除了炮制新鲜概念做出反常识的行为,这帮聪明的资本很难在其他方面给出我们惊喜。可以百分百肯定的是,完整的剧本《都挺好》落在这帮人手里,定会被改得面目全非,人鬼不识。

现实主义创作为什么越来越难?(1921期)

看一下这两年包括前几年那些大火甚至要写进中国电视剧史的作品,有哪一个是跟风出跟出来的呢?《武林外传》、《士兵突击》、《北平无战事》、《人民的名义》,哪一个是靠成功复制一个刚刚成功过的作品而获得成功的呢?都是开始不被认可,不被接受,推进艰难,最终得以成功。都是从边缘慢慢走向中心。

遵循“成功过”法则,以成功过的作品为模板,集齐所需材料,照方抓药,一心想制造某某剧第二,却忽略创作的根本,又如何能取得成功呢?总是吵着闹着要做爆款剧,可是任何一部爆款剧从来不是某某2号,从来都是一个处在边缘地带,不被看好,饱受争议的题材,靠有魄力有智慧的人的推动才得以顺利产出。在创作和市场上没有前瞻性,没有精准的判断力,就不要大言不惭的谈什么爆款。只会翻拍和跟风的人,走在大街上都应觉得矮人三分,哪里有什么资格谈爆款。

清朝末年,日本和中国先后去德国访问学习,待日本人走后,俾斯麦断言,若中日开战,中国必败。身边人问起原因,俾斯麦说日本人来学的是我们的制度,而中国人只学了些皮毛。

都在说正午阳光是国剧担当,都希望能做出正午阳光那样的品质剧,可是多数资方都只是学了个“照方抓药”的伎俩,真正核心的东西有没有学呢?正午阳光制作出一系列品质剧,背后的方法论和制作、创作规律是什么,有没有学呢?想必很多聪明的资方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不愿意学,懒得学,因为学核心的东西学起来慢,学皮毛学起来快,他们只想挣快钱。可是,吊诡的是,想挣快钱的人最后反而没挣着钱,想挣慢钱的最后反而挣到了钱。

“剧作中心制”在去年的一次“右玉论剑”的活动中被提出,影视项目的中心是什么?是投资方,是演员,是制片人,是导演,是编剧?都不是,是剧作,因为剧作是一个项目的蓝图,是一个大机器得以正常运转的根基,如果没有剧作,投什么,拍什么,导什么,演什么?一切的前期中期后期工作都以剧作展开,都以最终成型为一个好故事为目的。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否定这个说法。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剧作为中心了,谁说了算?最懂剧作的人说了算。大多数其他职位的人并不比编剧更懂剧作,而也不是所有的编剧都比其他岗位的人更懂剧作,一些优秀的演员,优秀的导演,优秀的制片人,比很多编剧更懂剧作,谁最懂谁就拥有更大的权力。

剧作就是中心,创作就是权力。

谈现实主义为什么又谈到剧作中心这个话题呢?在这个浅薄化的时代,在思考和创作都浅表化的时代,一个具备专业创作能力的人尚且不能保证创作出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那些总是东奔西跑、连半个小时都不能安静下来思考的人,如何去指挥一个需要持续深入思考的工种呢?《都挺好》的成功,不是选题的成功,若只是选题的成功,那么正午阳光不会持续输出好作品。如果一个公司能够持续出品好剧,一定不是某一个环节的成功,而是流程的成功,制度的成功,价值观的成功。

网络的便利,让我们年轻的观众可以随意选择合适自己口味的剧集,英剧、美剧、日剧、韩剧,国产剧不再是我们年轻观众的必选选项,而是可选选项,甚至不选选项。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影视创作该何去何从,关乎的不是从业者的利益,而是一代年轻人的文化熏陶。如果一代年轻人是看着英美剧长大的,从未被自己文化土壤上的故事吸引和感动,不知这是年轻观众的幸运还是影视创作者的悲哀。连国内年轻人都不看自己的剧集了,我们如何指着华丽的PPT,大谈文化输出呢?大干快上,唯数据论,唯IP论,唯颜值论,破坏的是创作,损伤的是经济,丢失的是担当,祸害的是文化。

影视创作急需回归到良性轨道。

影视创作回归到良性轨道,有且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在剧作中心制下,坚持现实主义创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