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司是如何扼杀员工主动性的?

 李正治讲绩效 2019-06-24


许多企业家疑惑是什么原因导致员工失去从前的动力。很多原来有激情的员工,也慢慢变得平庸,甚至得过且过,公司很多事情如果不是老板亲自拍板,都没有人处理。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原因。

很多公司的内部会议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特点:会议上讨论的都是哪里有问题,以及如何改进。于是就会发生:那些做事多的人往往成为被否定对象。估计他们心里一定在默念,以后能不做就不做了吧。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

在一个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环境里,不做肯定成为每一位员工的首选,推诿的能力成为在公司里立足的致胜法宝。

那么,这种状况如何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思维方式。

例如,在会议中,多聚焦一下我们取得的成就,并讨论如何让成功继续发扬光大。而对于那些没有提到的问题,负责人自己回去反省。因为不管怎样总结经验,未来的环境一定会发生变化,发生后的解决方式也不是事先能预定的。

一旦我们用运营数据去支撑决策的话,就可以挖掘出在成功事件的背后,隐藏了哪些共性因素了。

关注缺陷是不需要分析运营数据的,解决问题借助的是过去的经验。而关注成功的管理方式,需要更细致的知识管理方式,用数据找到成功的共同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