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学乐器对大脑的影响

 wenxuefeng360 2019-06-24
孩子学乐器对大脑的影响

1

相信不少人都在朋友圈看到过

一些妈妈逼着孩子练钢琴、练小提琴

通常都是孩子哭丧着脸

在妈妈的威严之下

无奈地一遍遍重复着

有人会说

这些妈妈怎么这么狠心

孩子还这么小

正是需要快乐成长的时候

何必为了学一个没什么用的乐器

而耽误了孩子的童年呢?

还有人说

孩子学乐器有什么用呢

将来又不能当饭吃

还不如踏踏实实把文化课学好

2

那么今天我们就好好来聊一聊

孩子学乐器到底图什么呢?

首先说说音乐这个东西

大家一般会想到一些比较空泛的概念

比如陶冶情操、增强自我表达等等

而且音乐的范围也很广泛

唱歌、跳舞、弹钢琴、拉二胡都是音乐

而且很多研究也仅仅是泛泛而谈

那有没有什么针对学习乐器的科学研究

来证明它对我们真的有好处呢

别说,还真有!

孩子学乐器对大脑的影响

学乐器能让孩子语言敏感期延长

很多家长都知道

孩子学习语言有一段敏感期

但随着孩子长大

他们学习模仿语言的能力开始慢慢减弱

这对那些没有尽早让孩子

去多接触语言学习的家长来说是个悲伤的消息

但是孩子们还有一次机会

那就是通过学习乐器挽回

科学家研究发现

让孩子学了三年乐器之后

他们阅读的词汇量会有明显的提升

另外还有许多科学实验表明

如果在小时候学会至少一种以上的乐器

通过专业训练所得到的一些认知优势会持续存在到成人时期

认知优势包括推理、在多重任务之间相互切换

工作记忆、计划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通过统计显示

长时间学习乐器的小孩

会在语言类学科上表现更优秀

孩子学乐器对大脑的影响

学乐器能让孩子大脑胼胝体白质增加

加拿大的一个研究团队还发现

那些动作协调性好

反应又快又跟得上节奏的人

脑部的胼胝体发育得更好

胼胝体是什么呢?

它是一束神经纤维

直接连接着我们左右两个脑半球

如果把两个脑半球想象成一对双胞胎兄弟

那么这个胼胝体就相当于妈妈

她主要负责协调兄弟俩更好地合作

我们大脑完成几乎所有的任务

像跑步、跳绳、下棋等等

都需要左右大脑的联合工作

这些都需要胼胝体的协调

科学家通过比较很早就开始学习乐器的音乐家

和稍晚才开始学习音乐的音乐家的大脑成像

发现,早学乐器的人胼胝体的白质含量明显更多

而胼胝体是人类大脑中最大的白质带

白质的区域相当于汇聚大脑中的“电线”的部分

白质更多

大脑不同区域的连接就更多

沟通就更有效

高级的感知认知功能就会更好

做需要多种感知的高难度工作就会更有效

比如听写英语单词

但是这个研究还有一个结论

就是7岁是一个分水岭

儿童学习乐器对认知能力影响最明显

作用最大的是7岁之前

孩子在练习乐器的时候

比如弹钢琴

要看谱、听音、要协调双手的动作

这个过程中

负责听觉、视觉、动作等不同功能的脑区

不断地在胼胝体的协调帮助下进行合作

而胼胝体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强大

学乐器能有效提升时间认知和空间认知能力

还有一个研究发现

玩乐器是涉及空间和时间认知的综合任务

实验发现让孩子做电脑训练只能提升空间认知的能力

让孩子唱歌只能提升时间认知的能力

只有让孩子练习乐器

两种认知能力都能提升

看到这很多家长恨不得把抱在怀里咬手指的宝宝直接送到音乐培训机构去,心情可以理解,不过也不用着急。一般键盘类乐器孩子4岁左右开始学习就可以了,但是吹拉类的乐器,比如笛子,需要等孩子有了一定的肺活量之后才能开始练习。而且,最好还是要找到比较懂孩子的老师,不然的话,拔苗助长,对孩子的身心打击是不可挽回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