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茑屋入驻天目里,日式书店开启书虫新生活

 何路金 2019-06-24

左右滑动,书中别有风景

书店神话“茑屋”早已成为书虫心中的朝圣之地。对于书虫来讲,上野公园、天空塔、东京塔、富士山都不如茑屋勾魂夺魄。

近日,茑屋官宣,它将于2020年在杭州天目里正式开启中国大陆首家门店,我们也不必踏出国门便可徜徉其中。

杭州天目里是大师伦佐·皮亚诺在中国“操刀”的首个商业项目。该项目紧邻西溪湿地,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由17幢形态不一的单体建筑组成,将打造成集合多元业态为一体的新概念综合体。

而这种新概念综合体的定位也十分符合茑屋一直以来的经营模式。


茑屋书店(Tsutaya books)成立于1983年,以书店、出租DVD和CD起家,名字取自江户时代日本知名出版人的名字茑屋重三郎。

在大部分书店都处于低谷期准备转行时,增田宗昭提出“Book&Cafe”的全新理念。

来势汹涌的网络书店曾一度打压实体书店,很多店铺也不堪寒潮,成为了历史。然而,科技即便迅猛如斯,也不可能替代纸卷的书墨清香。

那是一种情怀,那种握在手里的触感以及沉浸在图书馆的体验感,电子网络只能望尘莫及。

正是对此有清晰的认知,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突破传统书店的瓶颈。

于2010年选址代官山全面升级茑屋书店,随后又在日本开设多家分店,时至今日,已逾1400家店铺,一跃成为日本最大连锁书店,据统计占日本同行营业额85%以上。

天目里的神秘面纱尚未揭开,让我们先看看经典缓一缓好奇心。

“欢迎回到书的世界”

现如今,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代官山T-site茑屋书店,这家店据说是创始人增田宗昭经营理念的集大成之作。

自2011年开业,经营至今日均客流已突破万人,在周末甚至能达到三万人次。

有趣的是,增田在创建代官山T-site茑屋书店的初衷却是为了打开50岁以上的人群市场。

出生在1951年的增田宗昭深知那一代人是与初代茑屋一起成长的一代,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保持着纸质阅读的习惯,并且习惯在书店买书。

而他们其实也是在为情怀消费,这是当时很多店铺忽略的一个重要信息。

书店的外观设计出自英国著名设计工作室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 之手,精致而低调,室内则是由日本设计师原研哉担任视觉设计。

为了能有“家”的感觉,茑屋并没有特意将天花板做得特别的高,反而采用了较低的天花板,这样能为顾客提供更为私密的氛围,光线也是以暖色调为主。

建筑的每一面都装上了玻璃,使得室内与室外的边界变得模糊。座位也是安排在窗边,畅享没有边界的阅读。

在茑屋书店,放眼望去,书依然是主力,你不会注意到文创产品等附属商品在哪里。

但是仔细逛下来,就会发现,商品隐藏在图书之中。例如,在“料理”区域,意大利食物菜谱的展示台上,书中介绍的意面、酱料等食材是由实际商品陈列的,可以和书籍一起购买。

图书区的自然科学区,在中间的流水台上不仅陈列了相关书籍,还摆放了几座生动形象的动物模型,书里提到的动物形象立刻就能见到。

茑屋书店摒弃了传统书店按照书的形态(旅游指南、参考书、漫画等)进行分类的方式,而是按照书的内容、生活场景进行分类,重构了书店空间。

这对员工能力要求极高。增田在代官山茑屋书店特别设置了通晓某特定领域的导购员,从商品采购到卖场布置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导购员决定,并实际接待顾客,向顾客提出自己的建议。


“图书馆可以是客厅的模样”

日本新宿的TSUTAYA茑屋书店为了让读者有一个更舒适的环境去体验阅读的乐趣,以家里舒适的客厅作概念,打造了这个TSUTAYA Book Apartment。

整个书店公寓共有三层,除了有书本与杂志贩售,同时也有咖啡和饮料提供,是办公或聚会的好地方。

第一层是工作室,除了可以在共享的沙发区看书外,还有独立或小组形式的桌子,还提供了iMac给读者使用。

第二层以自然和露营为概念,以人工草与帐篷为读者营造出仿佛置身大自然阅读一般。无论是坐着或是躺着,都是随心随欲的。

第三层是女性专用的楼层,与第一层一样,是以软绵绵的沙发为主布置,但加入了一个以日式地帘砌成的空间,让女生可以互享心事。

最贴心的是,这层还设有按摩椅与化妆台,这样的设计真的很人性化。

全面升级茑屋书店,这不仅是一种实体书店的革命,更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革新。我们期待茑屋书店能为中国的市场带来更多惊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