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列举了葡萄使用调节剂的9个用处。值得说明的是,不同葡萄品种对调节剂的敏感性不同,实际操作中的浓度需要自己试验后来确定。 药剂:单氰胺、石灰氮(操作较麻烦) 方法:萌芽前30—40天 用量:50%单氰胺20倍液喷雾 说明:单氰胺只能代替20%的需冷量 1.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药剂:吲哚丁酸、萘乙酸 材料:选取上芽饱满、2个芽以上的枝条 方法1:速蘸法:插条下端在调节剂(500—1000mg/L)的溶液中浸蘸3-5秒,晾干后即可直接扦插 方法2:慢蘸法:把插条基部放到浓度为(20—150 mg/L)的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 2.压条生根 药剂:吲哚乙酸、萘乙酸 方法:压条土壤部可涂抹高浓度的生根粉;压条后不发根的可使用生根粉罐根 3.提高定植成活率 药剂:吲哚乙酸、萘乙酸、矮壮素 方法:喷施矮壮素、缩节胺、甲哌鎓可使根系发达,提高苗木质量,调高苗木移栽成活率,生根剂配成稀泥浆。 调节剂: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等 1. 多效唑与矮壮素:一般用500 mg/L。生产中发现有发现浆果变小、成熟延迟、品质下降 2. 缩节胺550ppm(助壮素、甲哌鎓等):药效慢、但副作用轻 3.调环酸钙 1)茎秆粗壮,植株矮化 2)侧芽生长和发根,茎叶浓绿,叶片挺立 3)控制开花时间,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成熟 4)提高植物抗逆性 例如1:花前2~3天至开花时,500~750mg/L的缩节胺喷施新稍 例如2:15%调环酸钙稀释1000倍 时间:果穗长到8~12cm时 浓度:赤霉酸4~5mg/L 效果:可拉长30%左右(配合肥水管理) 注意:采用二次稀释,加3000倍展着剂或洗洁精400~500倍 利用赤霉素等诱导有核变无核 无核化处理2种方法 1.在盛花期2周用100mg/L赤霉素浸蘸花絮,花后10天左右再处理一次 2.盛花末期,用赤霉素12.5~25mg/L,10~15天后再处理一次(可加氯吡脲2~5 mg/L)或加医用链霉素 注意:各地区气候条件、品种及管理水平不同,一定要先试验再大面积使用。 1.赤霉素 无核葡萄坐果:盛花末期,25~50 mg/L 有核葡萄坐果:谢花后1~3天(根据天气情况确定),15~25 mg/L 2.噻苯隆、吡效隆 谢花后1~3天处理,浓度1~5 mg/L,0.1%稀释200—1000倍 3.生长抑制剂(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挫调环酸钙) 作用: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4.其他调节剂:细胞分裂素(6-BA、ZT、NAA、BR及复配剂等都有提高坐果的作用) 1.赤霉酸 1)二倍体无核葡萄:膨果初期,浓度10~20mg/L(科瑞森无核)或50~100 mg/L(无核白) 2)三倍体无核葡萄(夏黑、8611等):膨果初期,浓度25~50 mg/L 3)有核葡萄(巨峰系品种,如巨峰、京亚、藤稔等)膨果初期,浓度12.5~25 mg/L 2.噻苯隆、吡效隆 特点:促进浆果膨大效果更明显,使用浓度更低 浓度:在膨果初期使用2~10 mg/L,0.1%制剂稀释100~500倍 3.复配制剂 特点:降低单剂使用浓度减轻副作用的发生 浓度:赤霉酸12.5~25mg/L+噻苯隆或吡效隆1~5 mg/L 1.脱落酸 作用:促进果实上色,副作用轻 浓度:200~300 mg/L喷施 缺点:只能促进上色,不能促进成熟和提高糖度,过量使用果皮色泽发暗 2.乙烯利 浓度:250~300mg/L 缺点:只能喷施果实 注意: 1)浓度不宜过高 2)上色15%时使用 3)不同品种浓度不同 调节剂:萘乙酸+6-苄氨基嘌呤(细胞分裂素) 方法:萘乙酸+6-苄氨基嘌呤各15~25 mg/L浸蘸果穗 作用:减轻果实成熟脱落酸,保持果蒂周围组织完好,提高果梗新鲜度,阻止病菌侵入,提高耐贮藏性。 文章来源:果树种植新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