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是九哥】萧规曹随说曹参

 为什么73 2019-06-24

最近九哥床头放的是《汉书》和《后汉书》,九哥在重读汉书。九哥建议朋友们有空也都读一下,毕竟咱们是汉人,理应对老祖宗的历史多一点了解。

刘邦建立汉朝后,早年和他一起起兵的萧何成为了大汉的第一任丞相,曹参就是第二任丞相。曹参当上大汉国的丞相后,每天无所事事、吃吃喝喝,有下官问政的时候,曹参总是反问一句:“萧丞相以前是怎么处理的?就按萧丞相的办法办吧!”……

曹参担任丞相第二年的一天,年轻的小皇帝刘盈(当时刘盈只有十七岁)实在忍不住了,亲自到丞相府问政了。曹参先是跪下来磕头告罪,然后反问:“陛下觉得您和先帝比谁更英明呢?”小皇帝答:“我怎么能够和先帝比呢?好比米粒之珠怎可与日月争辉。”曹参又问:“那么您觉得微臣和萧丞相比谁更高明一些呢?”

事实上,相对于曹参,刘盈更熟悉萧何,不单因为萧何作为丞相辅佐了刘盈足足二年,还因为作为太子的刘盈一直生活在都城,对同在都城的前丞相想不了解都不可能。所以,在听到曹参这个问题后,刘盈不假思索的答道:“曹丞相和萧丞相比应该还有差距。”

曹参点点头说:“既然如此,何不沿袭先帝和萧丞相制定的章法,垂衣拱手,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无为而治呢。”刘盈听懂了,此后直到曹参死的那一天,刘盈再也没有干涉过曹参。这段故事最后留下了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

曹参只做了三年丞相,三年中没有提出过哪怕一项很小的改革政策,是他没有能力、没有头脑、没有主见吗?

《汉书·吕太后本纪》中记载,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陛下百年以后,如果萧丞相也走了,谁可以替代?”刘邦一点都没有迟疑的回答:“曹参可以!”如果仅凭刘邦的肯定还不足以证明曹参的能力,那么再看看刘邦殿前的群臣又是如何评价曹参的吧。

刘邦面南背北称帝后,分封群臣,结果群臣争功,搞了一年多也没有结果。后来刘邦强硬的封了萧何一个“酂(别懵哈,这个字在这里就读赞)候,是所有诸侯中第一个受封的。”群臣不服,认为萧何没有汗马之劳,却在众人之上。刘邦将萧何比作“功人”,群臣比作“功狗”,意思是打了猎回来,众臣好比是猎狗,而萧何是放狗的猎人,所以萧何的功劳是最大的。

分封结束后,开始排座次了,内心不服的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大家不服萧何第一,但却公推曹参第一,显然曹参的能力是绝对不差的。

刘邦明媒正娶吕雉前曾有一个曹姓的情人,而且还和此人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刘肥。无论如何,刘邦对这个第一个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儿子还是十分宠溺的,给刘肥封了个齐王,统辖73城。封地相当于今天山东省的大部和江苏省的东北部,是所有诸侯国封地最大的。而且指派曹参做齐国的丞相,辅佐刘肥。在刘邦的心目中,若论能力萧何第一,曹参第二。第一的留在自己身边,第二的辅佐自己最年长,封地最大的儿子,没毛病。

曹参在齐国相的位置上听闻萧何的死讯后,当即嘱咐手下打点行李,说自己要进京接任大汉国的丞相之位了。结果没过两天,朝廷让他接任丞相的诏书就到了。凭这一点,曹参是只会好勇斗狠没有脑子的人吗?显然不是。

在用人方面,曹参十分有主见。史书记载:凡是木讷少言,忠厚踏实的人都被曹参提拔到了各级领导的岗位。而那些不说大白话,刻意追求辞藻华丽,好引经据典的人,在曹参的眼里是华而不实的废材,曹参的态度是坚决的“斥去之”(就是大喝一声:“滚蛋!”的意思)。

曹参担任丞相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三年。在位期间,曹参不动摇不折腾,很好地继承了萧何与民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后来的文帝和景帝也都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国策,如此才有了文景之治,有了文景之治打下的经济基础,才有汉武帝的开疆拓土。

一个有能力、有头脑、有主见的人,在执掌天下大权的时候,能够压抑人性的本能(人性的本能是取得权利的时候尽可能折腾,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当然有烧得好的,但大多数是烧的不好的。管它好坏,让自己的权利欲望先得到满足再说,本质上这就是人性自私的一种表现),不务虚名,甘心将自己隐身在另一个更有能力、更有头脑、更有主见的人的身后,这一点殊为不易。

今年是汉相曹参逝世2210周年,特以此文纪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