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舍本逐末

 修身庭 2019-06-24

《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一文,写的是以农立国的治国方针。当时以农业为治国的根本大业,认为工、商为末业。所以文中“民舍本而事末”是指人民不务农而从事工商业,如此国家难以治理。作者认为人民因务农而生产富足,就不会轻易迁移。反之,人民不从事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则农作物减少,就会轻易迁移,这时如果碰上国家有祸难,人民将无心长住乡土。而且人民从事工商业,会耍弄小聪明,因而狡猾多诈,玩弄法令,颠倒是非。

后来“舍本事末”逐渐演变成“舍本逐末”,用来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只重视枝微末节,不知轻重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