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历史帝国共7个含义
收起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1],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缩写SPQR),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罗马共和国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大国。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共和国由此进入帝国时代。图拉真在位时(98年-117年),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疆域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 中文名罗马帝国 英文名称Roman empire 简称罗马 所属洲欧洲 国庆日4月21日(建城日) 官方语言拉丁语→希腊语(AD610后) 时区UTC-1—UTC+3 政治体制君主制 国家领袖元首、皇帝 人口数量约6500万(从人口估值4600万至1.2亿间取中间值) 主要民族罗马人、希腊人、埃及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犹太人 主要宗教罗马多神教 国土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AD117) 建立时间27BC 分裂时间AD395 灭亡时间AD476(西)AD1453(东) 开国皇帝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 亡国皇帝1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西) 亡国皇帝2朱利乌斯·尼波斯(西) 亡国皇帝3君士坦丁十一世(东) 别称大秦、拂菻、海西国、犁犍等 学科世界历史 更多 发展历史帝国建立 安东尼专注东方帕提亚战事,并始终和埃及女王保持亲密关系。屋大维在罗马广结人心,巩固权力,同时中伤安东尼,称其反叛罗马,双方矛盾日益激烈。终于,前32年,屋大维向安东尼宣战。前31年9月,安东尼和埃及女王的联军,在希腊的亚克兴角与屋大维交战,史称亚克兴海战。结果,安东尼惨败,与女王逃回埃及。前30年,屋大维入侵埃及,安东尼和女王先后自杀,而女王与恺撒的私生子恺撒里昂被处死,托勒密王朝灭亡。至此,埃及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前27年,屋大维巧妙运用政治手腕,一面对外宣称卸除一切大权,要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绝对权力,成为首席元老(即元首,元首制由此而来)、最高执政官、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司长等,自称“第一公民”、最高统帅(或译作“凯旋将军”、“大元帅”),并获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奥古斯都”(意为“神圣的”)和“祖国之父”的称号。屋大维的这场精彩演出宣布了罗马帝国的建立。 前期帝国主词条: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屋大维——屋大维在位期间,改革军事,裁减军备,并建立了帝国第一支常备军团和近卫军。设立内阁,以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创办“国税局”,以总揽财政权。重整行政区划,划分元老院行省与皇帝行省,以确立皇帝的最高军权。屋大维以外交手段与帕提亚和亚美尼亚建立友好关系。 前19年,征服西班牙全境。前16年起,出兵阿尔卑斯山东部和多瑙河上游,设雷蒂亚和诺里克两个行省,接着又出兵多瑙河中下游,设潘诺尼亚和米西亚两个行省。前12年到5年,逐渐征服了莱茵河到易北河之间的土地,但新征服的土地不断发生暴动。9年,将领瓦鲁斯在镇压日耳曼人起义的条顿堡森林战役中遭伏击而全军覆没,屋大维不得不放弃莱茵河到易北河之间的土地。从此,罗马帝国向西日耳曼的扩张停止,屋大维没有再进行大的征伐,随后的百余年是一段漫长的稳定局面,称之为“罗马和平”时期。 卡利古拉——提比略死后,近卫军立卡利古拉为帝,这是罗马史上第一次军队拥立皇帝。卡利古拉在位前期,宽厚慷慨,得到了人民的普遍爱戴。后期,突患精神病,不理国政,沉迷于娱乐活动,并喜怒无常,残暴嗜杀,经常处死元老院议员、贵族并没收其财产。40年,他在罗马演讲鼓吹个人独裁,并神化皇帝。41年,卡利古拉被近卫军杀死。 克劳狄乌斯——卡利古拉死后,近卫军拥立他年迈的叔叔克劳狄乌斯即位。克劳狄乌斯在位期间,改革政府机关,建立了一套官僚体系:中央有三个部门,即秘书处(掌内政、军事、外交)、财务处(掌财务)及司法处(掌法律)。提高骑士地位,又将罗马公民权授予行省居民。由此,行省贵族也可以充任高级官员或进入元老院。对外扩张方面,又新征服了不列颠南部和毛里塔尼亚。克劳狄乌斯还修建了台伯河口的奥斯提亚港以及大规模的输水管道。54年,克劳狄乌斯可能被皇后小阿格里皮娜毒死。 加尔巴、维特里乌斯、奥托、韦帕芗——尼禄死后,元老院承认加尔巴为帝。由于加尔巴年老体衰,无力控制局面,导致各地将领拥兵自重。69年1月,下日耳曼总督维特里乌斯称帝,同时加尔巴被部下奥托所杀,奥托自立为帝。3月,维特里乌斯出兵与奥托争夺帝位,奥托战败自杀。7月,正在平定犹太人叛乱的将领韦帕芗被多地军队拥立为帝。10月,韦帕芗击败维特里乌斯,结束了皇位争夺战。 参考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