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运气不好,是你行动太少

 孤傲的大漠 2019-06-24

穷人常想: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呢?富人的想法截然相反,富人常说:“虽然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我还是要努力争取一下,万一真的成功了呢。”有一丝的机会就要牢牢把握住,不要等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时才去把握,那个时候机会早就溜走或者被别人抓走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凡事三思而后行”这样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无论你考虑得多么周密,风险总是会存在的,而你不去做,最后注定颗粒无收。

一天,有个路人看到农夫站在田边,问农夫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干脆地回答说:“没有,万一天不下雨怎么办?”那个人又问道:“那你种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万一有虫子怎么办?虫子总是吃棉花。”那个人终于忍不住又问:“那你种了什么?”

农夫说:“我什么也没种,因为我要确保安全。”

农夫只想着“万一”发生的情况,结果田里什么庄稼也没种,到头来,什么收获也没有,肥沃的田地在农夫手里变成一块毫无价值的废田。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明白任何事情都有失败的可能,这又如何呢?不争取就已经注定百分之百失败。

当联想集团独家代理AST的中国市场并完全掌握了AST微机市场控制权时,柳传志决定放弃AST,主攻联想的品牌微机。

销售人员觉得如果直接放弃AST这块有巨大利润的肥肉,实在可惜。“守着碗里的肥肉不吃,要是再捞不着锅里的,岂不是鸡飞蛋打?”

然而,柳传志为大家勾画出联想在新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景象,动员大家:“可以预测到三种结局——上局、中局和下局。上局是既把自己的做好了,AST也没有丢;中局是只是把自己的做好了,却丢了AST;下局是这两样都没有做好,这是最坏的结果。”柳传志的动员起到了效果。

结果,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现在联想微机已经成为全球的著名品牌。当年柳传志当机立断,从“万一”中争取“一万”的大将风范,造就出今天的跨国集团。

思前想后、畏首畏尾、犹豫不决的人不会受人欢迎,尤其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那些畏首畏尾的人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

爱迪生说:“愚蠢的人才会试图用华丽的语言证明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是否有成就在于你是否有行动的习惯。一种是畏首畏尾、忧虑万千,它决定了你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另一种是敢拼敢闯、争取成功,它注定你脚下的路必然走向胜利的彼岸。”

威廉·奥斯勒在学生时代就充满忧虑,做什么事情心里总想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想前想后,畏首畏尾。

有一次,他在读汤玛士·卡莱里的书时,其中有一句让他深受感触:“人生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模糊的未来,而是要毫不犹豫地做手边清楚的事。”这句话他深深记在了心里,而且也让他养成了敢拼敢闯的习惯。因为敢闯敢拼,他成为那个时代最有名的医学家,而且创建了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讲座教授。这是英国学医的人得到的至高无上的荣誉。不仅如此,他还被英国国王加封为爵士。他把自己的成就归于自己的良好习惯,并解释说:“用铁门隔断过去和未来,在完全独立的今天用百倍的勇气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句话鼓励了他的学生和成千上万正在奋斗的英国青年。

人往往担心自己前途会在“万一”中失败,不敢为自己的未来付出行动,要像威廉·奥斯勒一样积极面对现实,敢闯敢拼,才能更加快速地走向成功。


有人曾说:“只有一种忧虑是正确的:为忧虑太多而忧虑。”一点儿也没错,当你为一件事忧虑时,你应该知道它只有两种结果:你忧虑的事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你不付出实际行动解决,你永远不知道它会不会成功,所以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行动,争取胜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