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耳炎治疗

 昵称Sh8ZE 2019-06-24

针灸穴位
下关,翳风(放血拔罐),合谷,太冲,内庭,光明,委中。
1感冒引起的中耳炎
伴见发热、恶寒、鼻塞等。舌红、苔薄 黄,脉浮数。治宜疏散风热,解毒止痛。方用银翘散加减:连翘、荆芥、牛 蒡子、蔓荆子、乳香、没药、淡豆豉各10克,金银花、野菊花、大青叶各 15克。

2肝胆湿热型耳内疼痛剧烈
致患者夜不能寐,听力减退。鼓膜弥漫性充血,标志消失。伴发热,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 厚,脉弦数。治宜清泻肝火,解毒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 子、黄芩、柴胡、木通、泽泻、板蓝根各10克,牛蒡子、芒硝、当归尾、生 地黄各15克。

3热毒壅结型
证见耳痛呈搏动状,流脓后耳痛减轻。听力略有恢复, 鼓膜充血,表面可见脓液溢出之反光点,发热消退,舌红、苔黄,脉数。治 宜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方用连翘菊花饮加减:连翘、野菊花、紫花地丁、 蚤休、乳香、没药、白芷、穿山甲、皂角刺各10克。金银花、天花粉、当归 尾、赤芍、陈皮各15克。

4脾虚湿盛型证见患耳流脓,时轻时重,缠绵日久。流脓量多且较清 稀,一般无臭味。听力有所下降。检查见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有较多清 稀脓液。伴头昏痛,面色萎黄,倦怠无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苔 白腻,脉细弱。治宜健脾渗湿,补托排脓。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党参、白 术、茯苓、山药、扁豆、莲子、薏苡仁、桔梗、砂仁、炙甘草、白芷、皂角 刺各10克。金银花、当归尾、黄芪各15克。

5肾阴亏虚型耳内流脓量少、质稠,日久不愈,并有臭味。耳聋较 重,并有耳鸣。检查见鼓膜边缘穿孔,经穿孔可见肉芽、息肉或豆腐渣样物。 伴头晕神疲,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舌红、苔少,脉细。治宜补肾培元, 去腐化浊。用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黄、山萸肉各30克,山药、茯苓、泽 泻、丹皮、白芷、鱼腥草、桃仁、红花、穿山甲、皂角刺各10克。
6中耳炎的外用药
冰片9克,麝香0.5克,樟丹12克,枯矾9克,龙骨15克。

制用法:共研极细末,装瓷瓶内密封备用。用时先取双氧水洗净患耳脓 汁,拭干后吹上冰麝散少许,每日用药一次。
大家怕费事可以购买我这里自制的冰麝液,一瓶5ml可以治疗5-10人的中耳炎。使用方法用注射液吸入0.5毫升滴入耳朵内即可。10内耳内结节慢慢脱落软化,中耳炎彻底治愈。严重的可以连续滴2天。价格500元几乎是成本价。

浏览658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