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汤液经法》学习五脏补泻

 世纪风 2019-06-24

五脏大小补泻汤在五脏苦欲补泻法则的基础上结合五行生克制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补泻规律,是对五脏苦欲补泻法则内容的丰富与发挥。以肝脏为例,基于肝之苦欲补泻法则 “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小泻肝汤 (枳实、芍药、生姜,注: 枳实在 《汤液经方》 “二十五味诸药之精”中载为酸味) 选用酸味药、辛味药,小补肝汤 (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 选用辛味药、酸味药、甘味药进行组方,且其组方药味主次配伍及数量具有规律性,表现为小泻肝汤以酸味为主,辛味为辅,以达到泻肝之目的,补泻规律为二泻味、一补味; 小补肝汤以辛味为主,酸味为辅,甘味为助,以达到调补肝脏之目的,补泻规律为二辛味、一酸味、一甘味。大泻肝汤 (枳实、芍药、生姜、黄芩、大黄、甘草,注: 大黄在 《汤液经方》 “二十五味诸药之精”中载为咸味)、大补肝汤 (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旋覆花、赭石、竹叶) 为治疗本脏病及子脏之方,所以其组方分别在小泻肝汤、小补肝汤的基础上加上其子脏用药,心之补泻药味苦、咸,其组方补泻亦具有规律性: 大泻肝汤补泻规律为本脏二泻味、一补味、一急食味,加子脏一补味、一泻味,泻肝兼调心; 大补肝汤补泻规律为本脏二补味、一泻味、一急食味,加子脏二补味、一泻味,补肝兼补心。

其他四脏大小补泻汤与肝脏大小补泻汤补泻规律一致,总结如下。小泻脏汤: 二泻味、一补味;大泻脏汤: 本脏二泻味、一补味、一急食味,加子脏一补味、一泻味; 小补脏汤: 二补味、一泻味、一急食味; 大补脏汤: 本脏二补味、一泻味、一急食味,加子脏二补味、一泻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