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听了朋友的一个分享,讲的是她的减肥经历。她尝试过多种的减肥方式,包括节食、健身、跑步等等,最终都遇到了一个敌人——坚持。节食一段时间后,坚持不下去反而吃的更多了;健身、跑步,还没有看到成效时就坚持不下去了。最终让她成功减肥的方法是:走路。 一年多前朋友换了工作,上班地点离家不远但也不算近,有一天她尝试走路上班,她发现走路虽然用时长了点,但比人挤人的公交舒服多了。于是,她开始了每天走路上下班的日子。没想到,一年后她瘦了将近20斤!这真是一个意外惊喜!后来,她给自己设定了每天走路1万步的目标。 在听完她的分享后,我也想尝试下。走路上下班对我来说不现实,于是我尝试在午休期间在公司附近散步。没想到,这让我也有了意外的收获! 我发现,把原来的午休小睡换成散步,下午反而比以前更精神了,工作效率也更高了!其实,以前午休时只能在办公桌趴着眯一会,很多时候还会因为玩手机而错过午休机会,偶尔也会因为担心下午做不完工作而打开电脑继续工作,所以午休效果很差。当我把午休改成散步后,不单单走路步数上去了,下午反而比之前更精神了! 这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观点,说休息不一定是身体的休息才有效果,切换脑部环境也是一种休息方式。实际效果证明,这个观点对一些人是适用的,比方在我身上。这让我决定要把午休散步变成自己的习惯! 后来,更大的惊喜出现了!因为我走路一般都不看手机,但如果只是看着步数来走路也太无聊了,自然就会在走路的时候想些东西,比如最近的项目要怎么完善、昨晚看书上的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诸如此类。意外的惊喜就是,我发现边走路边思考问题,状态特别的好!各种以前没有的想法和思路,如同身边不停穿梭的路人一样,纷纷出现在脑海里。当我想到一个关键点,就会停下来站着,出现好想法和思路时,马上用手机记录下来。这让我彻底爱上了走路! 我更加坚定,一定要把这培养成习惯!首先,我明确了午间散步的两个目的:午间大脑环境切换和刺激思考。然后,我又制定了更详细的目标实现步骤: 1.每天午间散步30~60分钟(每天1万步是最初的目的,后来发现对于大脑切换环境和思考问题来说,时间指标比步数更重要) 2.每天走不同的路线,保持新鲜感 3.每天出发前设定一个思考主题 4.如果有好的想法或答案就马上记下 遵循以上的步骤,我已经连续2周坚持每天午间散步。这2周的坚持,让我更加确信了午间散步在“休息”和思考两方面都好处。这让我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其实,我在培养这个习惯时,用上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当我们要培养习惯时,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心里肯定这个习惯带来的好处;其次,就要设定详细的可执行的步骤,设定步骤最好小到不用思考和选择那种,这样就不会因为纠结而影响执行。比如,根据以往经验我知道自己至少会有30分钟的时间,所以我设定的散步时间是30~60分钟,这样就避免了,某一天给自己 “我只有35分钟,要不明天再走吧” 这种犹豫的借口。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培养习惯有点点帮助。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也欢迎留言评论交流学习。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的最大动力! |
|